之前第1部分的游记提到,我们第二部分的行程从博多启程前往欧洲北极圈内最大的城市,特罗姆瑟。有兴趣回顾游记第1部分的朋友可以点击以下的链接:《寻找大自然的奇迹 佳能5D4挪威极光之旅游记1》直接前往。 佳能 EOS 5D Mark IV(5D4)参考价:读取中...图片 点评 报价参数概览 从博多到特罗姆瑟的这段路程,笔者一行人选择的是乘坐著名的极地邮轮海达路德Hurtigruten出行,整个航程大概是24小时,要在邮轮上住一晚上。 因开创挪威沿海航程而闻名于世的海达路德成立于1893年。海达路德创始人理查德·韦特(Richard With)与挪威的极地探险英雄弗里乔夫·南森(Fridtjof Nansen)、罗尔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一道,是这个国家的海事先驱之一,他开创性地将挪威沿海的交通需求与创新的旅游产品合为一体,同时为本地居民和外国游客开辟了新的机遇。对这个布满崇山峻岭与蜿蜒峡湾的狭长沿海国家来说,海洋是联系每片土地的唯一途径。目前,海达路德专业运营开往北极和南极的邮轮路线,成为专业的极地邮轮公司。 这段路程上,我们乘坐的是海达路德1983年建造的韦斯特龙(MS Vesterålen)号,与1893年海达路德第一艘游轮(DS Vesterålen)有着相同的名字,都源于海达路德第一座船籍港斯托克马克内斯(Stokmarknes)的所在地—韦斯特龙群岛。韦斯特龙地处罗弗敦群岛北侧,从这里出发可以去到挪威沿海航程中那些最美的风景地。 韦斯特龙号是海达路德船队中最小的游轮之一,于1988年和1995年两次翻新,内饰色彩明快,拥有氛围温馨的公共区和休息大厅。目前韦斯特龙大多数用于运营卑尔根到特罗姆瑟的极地峡湾航线。 在上船之前,先拍摄一张全船的外观图片,作为整个船队中最小的邮轮之一,韦斯特龙号的排水量也有6000多吨,比大多数海军的驱逐舰还要大不少。 邮轮在出发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补给,所以在岸边的时候,不停有工作叉车在往船上运送各类物资。 邮轮的船票是一张带有条形码的IC卡,上面已经预先印刷好了订单号码,船舱号码,姓名和等级等等信息,在船上可以通过这张IC卡进行记账消费。IC卡的顶部还预留了一个可供挂绳的位置。 船舱客房内景,考虑成本因素,我们预定的都是属于邮轮上的经济舱舱位。虽然客房空间真的很小,但胜在还是有留个可以望见大海的窗户。韦斯特龙号建造时间已经比较久远,整体的内饰充满了复古的味道,床铺是分上下铺结构的,上铺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为客房内部腾出更多的空间。 在邮轮的内部,贴有整个海达路德船队的海报,海达路德运营邮轮至今为止已经有123年的历史,在海报上可以看见海达路德第一艘邮轮,老韦斯特龙号的画像,以及可以看到现在最新在南极路线投入的前进号(MS Fram)现代化邮轮。 趁着船还没开,笔者先到甲板上看看。韦斯特龙号经过现代化翻新后,整体的先进程度还是很高的,包括船上的各类设备都很齐全。 邮轮甲板的顶层可供乘客自由登上,上面还摆放了大量的沙滩椅,可供乘客在甲板上观看风景或者晒晒太阳。 接下来我们到内舱去看看,船上有个小型的图书馆,里面有不少旅游,地理和哲学方面的书籍,供船上的游客阅读。有不少的乘客是由更南部的港口上船的,它们或许需要在船上度过3-4天的时间,看看书确实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里就是船上的休息区,有舒适的沙发和圆桌,可供旅客在这里看书,聊天,或者打打游戏都行。 笔者在休息区找到了邮轮乘客的留言本,发现老外确实是比较有才,整本留言本上基本上都是图文并茂地记录着乘客们乘坐邮轮的心得体会。可惜的是大部分都不是用英语书写的,笔者表示看不懂,只能看看手工画惊叹一下。 随着汽笛声响起,邮轮要开船了,窗外的景观也终于从港口变成了大海。隔着窗户拍一张,很喜欢这种老式船窗的感觉。 船开了一段时间后,天空也开始要日落了,刚好可以在船上拍摄到太阳照亮大海的景观。 当邮轮出海后,让笔者最感到惊讶的是,在茫茫的公海上,笔者的手机一直都依然保持着有信号,而且一直依然连接着挪威的当地运营商N Telenor,连接方式依然是4G(FDD-LTE),并且打电话和上网还是可以继续使用。后来经过观察,发现原来是邮轮上安装了N Telenor的海事卫星系统,会将海事卫星的信号转化为4G信号。 询问了一下船上的工作人员,答复的结果是这是挪威运营商N Telenor为海达路德邮轮提供的特别服务,所有的服务是由N Telenor支持,关键是,如果你预定了运营商的套餐,船上使用海事卫星的服务并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会按原来预定的套餐执行。这就意味着,我们所租借的挪威当地不限流量wifi可以继续使用,笔者备用的欧洲漫游SIM卡也可以继续在船上使用,不需要额外付费。 不过由于是整艘船使用的只有一台海事卫星设备,带宽毕竟有限,所以在实际使用中,也就局限于可以发发微博微信,看看朋友圈这样,看视频和下载这些由于带宽显示,都非常的卡。这个设备是如此的独特,笔者马上拿起手上的100-400 II镜头将它拍摄下来。 日落之时,用船上的救生设备做前景,还是非常好看的。 大概下午6点左右的时间,太阳就已经完全下山了,拍下了上面的几张图片,天空依然还留有一些余光,能看看远方的一些山脉。到了晚上8点左右,天空和海面都已经是全黑的状态,外面什么东西都看不到了,所以就没有继续拍摄了。 大约是在凌晨12点半的时候,船长发出广播通知,我们前进方向的左前方出现了一些微弱的极光,让感兴趣的乘客可以到加班上观看。经历了之前几天的连夜拍摄,本来已经疲惫不堪的笔者还是很兴奋地跳下床(上铺)穿上衣服往甲板上赶。但是邮轮上的拍摄环境比较恶劣,一方面有一些轻微的震动,另一方面邮轮本身自己也在移动,所以长时间曝光的方式是不可行的,改为使用ISO 12800手持的方式进行拍摄,虽然噪点是有点多,但是可以在峡湾中拍到了这个神奇的L型的极光,也是比较兴奋的。
|
正在阅读:邮轮上的北极之旅 佳能5D4挪威极光之旅游记(中)邮轮上的北极之旅 佳能5D4挪威极光之旅游记(中)
2016-11-22 15:31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zhaolianyu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本文导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