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PConline评测室测试 1、感光度噪点测试
由于索尼H50降噪选项里面只有低、标准、高选项,不能关闭降噪,因此测试样张的降噪设为标准。在ISO80和ISO100时画面都很干净,两者几乎一样,肉眼较难区别。ISO200时暗部出现轻微噪点,同时留意右边截图,此时细节对比ISO100时略有损失。ISO400时画面出现蓝色杂色块,并且画面细节损失更为严重。ISO800时画面质量明显变差,杂色和细节损失严重。在ISO1600时杂色块突然消失,这应该是机内降噪的结果,不过顾此失彼,可以发现此时画面细节已经很差,并出现类似于马赛克的现象。在ISO3200时画面已经失去使用价值,杂色重新出现,细节当然也无从谈起了。总体上看索尼H50的控噪水平差强人意,高感光度表现一般。更多关于索尼H50感光度和细节表现请看下面的实拍样张分析。 2、白平衡准确度测试
测试场景为钨丝灯环境。可以看到在自动白平衡下索尼H50画面表现有轻微偏黄现象,不过在钨丝灯白平衡下颜色还原非常准确,而在手动白平衡下画面却明显偏冷。在实际使用中索尼H50在大部分场合下白平衡是较为准确的,不过在个别场合下会出现轻微偏差,请留意后面的样张分析。 3、镜头畸变度测试 本测试项目着重表现相机镜头所产生的图像变型,相机拍摄Imatast软件指定的正方形方格图,然后用Imatast软件进行镜头畸变的量化测试。测试结果以百分数标示,数值越接近零,表示畸变越小。数值为负的,表示为桶形畸变,画面向外膨胀。数值为正的,表示为枕形畸变,画面向内收缩。
数值越接近0%,表示成绩越优秀 我们知道对于镜头来说由于制造工艺和用于制作的镜片质量等原因镜头一定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畸变,而一般来说,畸变在变焦镜头和超广角镜头表现得更严重。一般在广角端拍摄时,往往会使画面边缘向外凸起,称之为桶形畸变(也称为鼓形畸变);用远摄端拍摄时,画面边缘经常会向内凹进,称之为枕形畸变。 索尼H50的变焦倍数达到15倍,焦距涵盖31-465mm,其对畸变的控制会不会力不从心呢?从测试成绩以及与同级机型的对比可知,索尼H50在广角端产生了-4.03%的桶形畸变,对于31mm这个焦距来说畸变是比较严重的。索尼H50在长焦端产生了1.28%的枕形畸变,虽然畸变不算很严重,但是成绩也是难以让人满意的。总体来说,索尼H50的畸变控制能力确实需要提高。 4、LCD效果测试
索尼H50的LCD虽然可以翻转,但是其并不能调节亮度,因此索尼H50的显示模式中有明暗两种模式。上图是暗模式下拍摄的。在暗模式下索尼H50的LCD颜色还原总体上是比较准确的,红色会显得稍微鲜艳一些。在实际使用中,评测人员发觉在暗模式下索尼H50的LCD的颜色是比较让人放心的,和实际拍摄的效果差别轻微,让人信赖。不过在明亮模式下,LCD的颜色还原却很鲜亮,失真较为严重。建议用户在使用中用暗模式观看。 5、防抖效果测试 索尼H50的长焦端达到465mm(等效于35mm),因此防抖功能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在长焦端手持拍摄时就算快门有一定速度心中也是无数的。同时加入防抖是时势所趋。作为一款长焦产品,我们重要考察长焦端的防抖性能,因此下面测试采用465mm端手持竖拍来更好得检验索尼H50的防抖性能。
长焦端安全快门接近1/500秒,所以使用1/125秒快门拍摄,等于降低了2级安全快门。从左右(防抖关闭、防抖开启)两边对比可以看出,开启防抖的确能明显改善抖动情况。在1/60秒快门(安全快门降低3级)时,防抖成功率也比较理想。此情况一直维持到1/30秒(安全快门降低4级),表现相当理想。
|
正在阅读:笑脸快门高强防抖 索尼H50全国首发评测笑脸快门高强防抖 索尼H50全国首发评测
2008-05-04 23:25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liangjiaxian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本文导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