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评后测 随着数码单反价格的不断降低,长焦DC旗舰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到目前为止只有富士一家在苦苦支撑。不过轻巧型的手动长焦领域凭借其轻巧便携的优势大有蓬勃发展的势头。而它们也向着更加轻巧、更智能的方面发展,并且价格也越来越平民。索尼H系列终于发布了其最新一代的机型H50,是近期比较受关注的一款相机。H系列经过几代机型的打拼已经为人所熟悉,在一些消费者中有不错的口碑。相对前代机型H9来说,H50依然采用15倍等效于31-465mm的卡尔蔡斯镜头,这相比于近期尼康的P80的27-486mm来说有些逊色。和H9一样配置了光学防抖和3.0寸可翻转LCD,不过像素升级为900万像素。从参数上看,H50硬件上没有质的提升,不过就加入了非常适合家庭之用的笑脸快门模式,迎合了家庭用户的需要。 不过从官方给出的规格可知,H50同样使用了今年非常流行的1/2.3寸的千万像素CCD,评测室之前对这规格的CCD评价不高,不知道这块CCD的表现如何呢?
二、索尼H50整体外观 索尼H50在外形上继承了索尼H系列的特色,不过对比H9还是有所区别。首先第一感觉是索尼H50对比前作H9更小巧,机身厚度变窄了,不过重量上索尼H50为415克,比H9的407克重了一些。而索尼H50机顶对比H9更偏向中间,因此机顶左侧也留出了空间用以放置夜摄键(H9的夜摄键是在机身右侧的)。索尼H50机身背面大部分面积被可旋转的LCD占据,而且因为LCD较为突出,因此机身背面靠右的按钮显得较为局束。对比H9,索尼H50背面多了一个幻灯片播放按钮,而本来在EVF取景器右侧的EVF/LCD取景切换按键则被放置了在左侧。 索尼H50机身两侧分别有USB、AV多功能接口和电源线接口。从侧面看,LCD较厚,显得较突出。索尼H50手柄上有蒙皮,提供了较好的阻尼,使得相机不容易因手部出汗而脱滑。对比H9,索尼H50的手柄外形更为圆滑,不过由于手柄较为小巧,更适合女士握持,对于男士来说则小的较为娇小了,使得尾指几乎完全悬空。索尼H50机身顶部除了模式转盘外还有数个按钮,如测光模式按钮、连拍按钮、电源键等。底部则有电池/存储卡仓,以及金属造的脚架旋孔。索尼H50配备了3寸可翻转液晶屏,可以上下倾斜90度,有助于进行高/低角度拍摄。
索尼H50的附送配件中有镜头遮光罩及适配环,巨大的莲花型遮光罩安装上H9后让相机显得非常威武,不过和较为小巧的H50搭配起来总让人感觉不那么协调。H50还附送了一个红外线遥控器,最大的用处应该是代替快门线来减轻拍摄时的震动,毕竟远焦端达到465mm,有轻微的震动都会让画面模糊。 三、索尼H50机身细节
索尼H50配备了一枚5.2-78mm(等效135相机的31-465mm)卡尔·蔡司天塞结构(Tessar)的15倍光学变焦镜头,最大光圈F2.7-4.5,并有光学防抖。这些数据都是和H9一样的。不过索尼H50的CCD大小是1/2.3寸大小的,不同于H9的1/2.5寸,如果这块1/2.3寸CCD全部参与成像的话理论上镜头的实际焦距相比H9一定是不同的。而从索尼H50公布的参数上看,这块CCD的总像素为1030万,不过索尼H50的有效像素却仅为910万,也就是说该CCD并未全部参与成像(并且索尼官方都同样宣称了H50只使用了这块CCD 7.3mm即相当于1/2.5寸的区域)。因此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索尼H50的镜头令人非常怀疑和H9使用的是同一个镜头。而之前评测室对这块千万像素的1/2.3寸CCD成像评价不高,到底索尼H50成像如何还要请读者继续看下去。 这枚镜头在伸缩的时候非常宁静,不过速度不算很快,在需要变焦抓拍时显得力不从心。另外该镜头伸出长度不是很长,在长焦是伸出长度仅约为3.5厘米,看起来和机身还是很协调的。而在实际使用中索尼H50的对焦速度还是较快的,可以满足了一般的抓拍。
索尼H50配备了一块可旋转的LCD,可以上下倾斜90度,有助于进行高/低角度拍摄。虽然像素停留在23万像素,不过显示效果尚比较细腻。该液晶屏拥有较宽的可视角度,并且在室外时抗反射性能较好,不会因为太强烈的镜面反射而使用户难以观看LCD里的图像。
索尼H50的按键较多,并且按键偏小手感偏软,对于男士来说可能会比较容易误操作,特别是空间较为狭窄的HOME键和幻灯片播放键。索尼H50的五维键同样容易误操作,在按SET键时经常会因为拇指面积大而按到方向键。索尼H50的转盘对操作的便捷性提供了重大帮助,并且手感也较为良好。顶部的模式转盘手感良好,相比H9多了索尼时下非常流行的笑脸快门模式和轻松拍摄模式。而快门偏上的测光模式按钮和连拍按钮因为是凹进去的,因此在操作时需要施加较大的压力。 索尼H50没有提供光学取景窗,与很多高端DC一样使用EVF电子取景器。EVF的面积虽然较小,但显示精度还是不错,而且带有屈光调节。NIGHTSHOT是很多索尼相机都具备的红外线拍摄功能,适用于不能使用闪光灯的低照度场合,拍摄出的画面类似于夜视仪观察得到偏绿影像,不过出来的相片画质较差。
索尼H50和H9一样使用了NP-BG1可充电锂电池,使用过索尼数码相机的用户都不会陌生这块电池,不过也要看到索尼最近一段时间发售的机器都是使用这块电池,而舍弃了高档的智能锂电池(能提供准确的剩余使用时间)。该电池容量约为950mAh(3.4Wh/3.6V所得),官方声称可拍摄约300张相片,不过在评测人员使用中满电的电池在不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只能拍摄200张左右的相片,续航力的确需要提高。 四、索尼H50特色功能 1、笑脸快门
在笑脸模式下可以设置笑脸检测灵敏度高、中、低。左边的条形框是量化笑脸程度的,当相机检测到笑脸的时候,条形框中会溢出有颜色填充物,并在其到达三角形位置时,快门自动触发。索尼已经在全系列数码相机机型中加入笑脸快门模式了,使得索尼的数码相机为不少家庭用户所青睐。评测人员发现索尼H50的笑脸快门模式是相当的灵敏的。在此模式下只要主体一笑,索尼H50几乎就同时开启快门,很及时地将笑容留了下来。 索尼H50的笑脸快门模式能够结合面部识别使用,而H50的面部识别系统还能设置儿童优先和成人优先,并且识别率还是比较高的。和其他索尼的数码相机一样,评测人员发觉检测的依据是儿童的是圆脸,成人的是方脸。识别的速度也是相当的快速的。这点对于有小孩的家庭来说也是非常吸引的,因为家长都希望孩子的笑容能首先拍得更清楚。 2、丰富的图片处理功能 索尼H50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处理功能,如彩色滤光片功能和一系列的后期处理功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入门用户的需求。
索尼H50具备的彩色滤光片效果有五种:红色、绿色、蓝色、暖色和冷色。若适当使用每种效果均能让拍摄富于创造性。
索尼H50可通过十种编辑功能增强图像效果和生成特效:模糊掩蔽、微笑化、鱼眼镜头、柔焦、十字星光镜、部分彩色、放射状模糊、复古、红眼校正和修整。模糊掩蔽可对场景中选择的点进行锐化。微笑化效果是为修改人脸使其微笑,笑容级别可在1到5的范围内调节。不过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这种处理使得笑容显得不够自然,当级别调高的时候尤甚,下面的图片是在级别1上的。
五、索尼H50操作菜单
索尼H50拍摄画面的字体较小,显得不够醒目,特别是在离屏幕较远或者在室外某些和字体颜色较相似的场景下参数的观看变得比较吃力。在设置了较多参数时,屏幕上的数据会占据较多空间,特别是像自拍定时显示标志那样较为接近画面中央,无可避免对取景造成一定影响。拍摄画面下面一栏是ISO、快门、光圈、曝光补偿等参数设置。这些参数需要转盘和SET键来配合控制。用户初次使用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不过在熟悉了之后会发觉这种操作比要在菜单中调节便捷很多。索尼H50的对焦模式里面包含自由选择对焦点模式和手动对焦模式。自由选择对焦点对用户的使用有较大意义,不过索尼H50的手动对焦设置不能太精确,实用性降低不少。
另外,索尼H50继承了索尼的一些特色,如轻松拍摄模式和笑脸快门模式,在这些模式下操作会变得非常简单,拍摄画面同样非常简洁。另外索尼H50提供了夜摄功能,在该功能开启时画面众多参数也是不能调节,只能调节曝光补偿。
在拍摄状态下按MENU键即会弹出出众多拍摄设置,不过这里没有ISO、快门、光圈、曝光补偿等的设置选项,因为这些设置任务都已经交给了转盘和SET键了。不过除了图像大小、白平衡等常规设置外我们还能发现独具索尼特色的一些设置,如DRO优化设置、带有可分辨儿童、成人的面部识别等。
索尼H50同样继承了独具索尼特色的HOME键,提供了拍摄参数外的设置,索尼用户一定不会对其陌生。
回放状态下参数字体同样较小,显得不够一目了然。一些附加设置如DRO设置、降噪设定、滤光片设定等不会显示出来,这也是索尼H50一个较小的不足。回放状态下按MENU键能够对图像进行一些操作,其中可以进行一些后期处理,满足了一些初学者的需求。索尼H50较别具一格的是除了可作12幅、20幅缩略图外还可以按日历视图来缩放,以及可以对成人、儿童、婴儿等进行筛选,更方便了用户的查找。相信这在作家庭用时更能发挥其作用。 六、PConline评测室测试 1、感光度噪点测试
由于索尼H50降噪选项里面只有低、标准、高选项,不能关闭降噪,因此测试样张的降噪设为标准。在ISO80和ISO100时画面都很干净,两者几乎一样,肉眼较难区别。ISO200时暗部出现轻微噪点,同时留意右边截图,此时细节对比ISO100时略有损失。ISO400时画面出现蓝色杂色块,并且画面细节损失更为严重。ISO800时画面质量明显变差,杂色和细节损失严重。在ISO1600时杂色块突然消失,这应该是机内降噪的结果,不过顾此失彼,可以发现此时画面细节已经很差,并出现类似于马赛克的现象。在ISO3200时画面已经失去使用价值,杂色重新出现,细节当然也无从谈起了。总体上看索尼H50的控噪水平差强人意,高感光度表现一般。更多关于索尼H50感光度和细节表现请看下面的实拍样张分析。 2、白平衡准确度测试
测试场景为钨丝灯环境。可以看到在自动白平衡下索尼H50画面表现有轻微偏黄现象,不过在钨丝灯白平衡下颜色还原非常准确,而在手动白平衡下画面却明显偏冷。在实际使用中索尼H50在大部分场合下白平衡是较为准确的,不过在个别场合下会出现轻微偏差,请留意后面的样张分析。 3、镜头畸变度测试 本测试项目着重表现相机镜头所产生的图像变型,相机拍摄Imatast软件指定的正方形方格图,然后用Imatast软件进行镜头畸变的量化测试。测试结果以百分数标示,数值越接近零,表示畸变越小。数值为负的,表示为桶形畸变,画面向外膨胀。数值为正的,表示为枕形畸变,画面向内收缩。
数值越接近0%,表示成绩越优秀 我们知道对于镜头来说由于制造工艺和用于制作的镜片质量等原因镜头一定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畸变,而一般来说,畸变在变焦镜头和超广角镜头表现得更严重。一般在广角端拍摄时,往往会使画面边缘向外凸起,称之为桶形畸变(也称为鼓形畸变);用远摄端拍摄时,画面边缘经常会向内凹进,称之为枕形畸变。 索尼H50的变焦倍数达到15倍,焦距涵盖31-465mm,其对畸变的控制会不会力不从心呢?从测试成绩以及与同级机型的对比可知,索尼H50在广角端产生了-4.03%的桶形畸变,对于31mm这个焦距来说畸变是比较严重的。索尼H50在长焦端产生了1.28%的枕形畸变,虽然畸变不算很严重,但是成绩也是难以让人满意的。总体来说,索尼H50的畸变控制能力确实需要提高。 4、LCD效果测试
索尼H50的LCD虽然可以翻转,但是其并不能调节亮度,因此索尼H50的显示模式中有明暗两种模式。上图是暗模式下拍摄的。在暗模式下索尼H50的LCD颜色还原总体上是比较准确的,红色会显得稍微鲜艳一些。在实际使用中,评测人员发觉在暗模式下索尼H50的LCD的颜色是比较让人放心的,和实际拍摄的效果差别轻微,让人信赖。不过在明亮模式下,LCD的颜色还原却很鲜亮,失真较为严重。建议用户在使用中用暗模式观看。 5、防抖效果测试 索尼H50的长焦端达到465mm(等效于35mm),因此防抖功能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在长焦端手持拍摄时就算快门有一定速度心中也是无数的。同时加入防抖是时势所趋。作为一款长焦产品,我们重要考察长焦端的防抖性能,因此下面测试采用465mm端手持竖拍来更好得检验索尼H50的防抖性能。
长焦端安全快门接近1/500秒,所以使用1/125秒快门拍摄,等于降低了2级安全快门。从左右(防抖关闭、防抖开启)两边对比可以看出,开启防抖的确能明显改善抖动情况。在1/60秒快门(安全快门降低3级)时,防抖成功率也比较理想。此情况一直维持到1/30秒(安全快门降低4级),表现相当理想。 七、实拍样张分析 1、风景样张
本样张使用DRO plus功能(恢复阴影部的细节并且不失去高亮部),可见逆光下光线还是可以还原得较为平衡的,天空和地面之间的反差虽然和肉眼所见还有一定距离,不过地面细节不会被一片黑暗所淹没。可见DRO优化功能还是非常实用的,特别是在逆光的环境下。同时留意画面偏右上角,画面出现大块光斑,索尼H50的抗眩光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阴天拍摄的这张样张白平衡还原略为欠佳,画面明显偏蓝。索尼H50的最小光圈为F8,在需要慢快门的情况下缩到最少光圈也显得捉襟见肘,不过这也是一般数码DC的通病。
上面两张图片分别关闭和开启DRO优化拍摄的。第二幅样张更接近肉眼所见,暗部细节稍有提高,不过相比第一幅样张被提高细节的暗部画面则更为粗糙。两者之间的抉择就要由用户自己抉择了。 2、静物样张
索尼H50在广角端的锐度还是不错的,焦点处蒲公英的纤毛较为锐利。留意画面边缘,虽然产生了一定的紫边现象,但是情况并不算严重。同时留意背景的绿色,索尼H50在标准模式下对绿色的还原通常会偏浓郁。
索尼H50提供了几种色彩模式,其中包括有标准、生动、逼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比上述样张,逼真色彩果然是最接近肉眼所见,细节也最为丰富,画面反差比较小;标准模式下反差则适中,不过留意红色的花朵,细节不及逼真模式。而生动模式则是色彩还原失真最为厉害的,同时细节损失也最严重,反差也很大。同时读者也可对比标准模式下长焦和广角端的效果,通过实拍的样张可以看出,广角端的锐度比长焦端要稍微好一些(该样张拍摄使用三脚架,避免了相机抖动)。 3、微距样张
虽然索尼H50同样使用了1/2.3寸的千万像素的CCD,不过从画质上看并没有重蹈覆辙,留意昆虫焦点处,细节都比先前采用1/2.3寸CCD千万像素的相机有很大提高,不知是索尼的该块CCD的制作工艺更为先进还是索尼的该影像处理器如此强大?索尼H50的微距能力较为出众,广角端处是1cm微距,并且在1到1.7倍变焦之间最近对焦距离(此处指镜头与焦点的最短距离)都可以达到1cm,在微距拍摄中表现强劲。
索尼H50的长焦端465mm处最近对焦距离为1.2m,同样可以作为微距拍摄之用,并且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背景虚化效果。留意焦点处,ISO200加上用长焦端拍摄,画面细节对比上一张样张略为逊色。 4、高ISO样张
在ISO800下可见画面细节不足,画面显出油画般的效果,可能是机内降噪比较厉害的结果。画面较为粗糙,噪点显粒状。不过在ISO800下画面没有出现明显的偏色现象。不过由于细节不佳,因此评测人员建议如果迫不得已要使用ISO800时且用户如果较重视细节的话可以把降噪选项调到低一档(样张全部使用标准降噪选项)。 对比不同程度降噪选项下拍摄的样张可知,降噪力度最大画面细节损失就越严重。对比三张样张可知在降噪低时,其实画面的细节相对于ISO1600来说还是可以令人较为满意的,而且画面噪点表现也并不很严重,此时是还拥有较高使用价值的。由于使用不同降噪程度拍摄样张,因此此样张分析中我们得出了和室内感光度测试不一样的结论,不过实拍样张应该更具说服力。 5、夜景样张
索尼H50在光圈优先等模式下曝光时间最长为8秒,而在手动模式下则能达到30秒,应付一般的夜景已经有余。正是由于使用了长时间曝光,使得江水如棉花糖效果。本样张同时使用了DRO优化功能,因此此时曝光后的处理时间更长,这就会令用户有些焦急了,因为光线总是瞬息万变的。远处的景物特别是路灯,降噪的痕迹明显,不过留意近处的石块,由于使用了DRO优化功能,细节犹在,而且质感还原也不错。 更多样张:点击查看原图,均保留Exif信息 八、PConline评测室总结 看过评测后会发现H50其实是一台没有太大亮点的机型,各方面表现较为平均。 全手动功能和15倍光学变焦可以适合各种不同题材的拍摄,不过广角端只有31mm令人有些遗憾。光学防抖具有较高的实用性,特别是在长焦端的作用就更具意义了。而新增的笑脸快门模式等同样使家庭之用变得轻松了。DRO优化功能使得逆光下画面表现同样优秀。一系列的图片处理功能同样迎合了摄影初学者的需求。而画质上H50也摆脱了1/2.3寸千万像素CCD的低劣画质,大有为该规格CCD重新正名之势。色彩在逼真模式下还原同样很准确,令用户更加信赖。成像也较为锐利,特别是在广角端时。不过H50的自动白平衡脾气较怪,在某些场合下有偏差。 总体来说,H50是一款性能平均的手动长焦DC,将在近期内上市,预计其售价在2500元左右,上市后若价格能迅速降到2500以内将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
正在阅读:笑脸快门高强防抖 索尼H50全国首发评测笑脸快门高强防抖 索尼H50全国首发评测
2008-05-04 23:25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liangjiax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