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差异才能相辅助 在产品形象及性能细节方面,松下GF1尽量避免与奥林巴斯E-P1相雷同。换句话说,这是两款同为Micro 4/3系统规格标准的产品,且外观样式和主要性能诸元均相似,甚至光学镜头资源方面亦有较大程度的共享性,连发布时日相差也不足三个月,由此避免盟友掣肘兄弟互扰就成了现实问题。
GF1与E-P1最值得提及的区别源自于防抖机制方面,E-P1发挥了奥林巴斯在机身防抖技术方面的传统优势,其内置的传感器高速位移式图像稳定系统,能够提供三种模式的清晰度增益补偿设置以适应各种镜头及拍摄条件。而GF1则继续沿用了曾出现在G1/GH1身上的MEGA O.I.S镜头内置光学组件位移稳定系统,是依靠相匹配的防抖镜头来实现瞬间影像的清晰度增益补偿的。 简而言之,O记E-P1所载的机身防抖机制是一种“一身防抖,诸头受益”的思路,在镜头族群配置方面具有明显的经济性。而松下GF1却将影像清晰度增益成本转嫁到了镜头身上,这会加重驾驭者在光学镜头投资方面的累续成本,不过在同等拍摄条件下,镜头防抖机制在实用效果方面要略胜于机身防抖系统。 我们注意到,针对E-P1以往在功能设置上存在的瑕疵之处,松下通过GF1有的放矢地进行了充实。例如,GF1装载有内置的可弹起式闪光灯,并可利用机顶热靴加载独立的外接式电子取景器,而内置闪光灯和外接实用的取景器正是E-P1以往所欠缺的。 GF1和E-P1同以轻巧便携为主要卖点,由此紧凑而高品质的定焦饼干镜头便成了挂机必备之选,不过O记E-P1量身相配的M.ZUIKO DIGITAL 17mm f2.8镜头虽够纤薄但通光指数却明显不足。而此番,松下为GF1精心设计的LUMIX G 20mm f1.7 ASPH镜头不仅将光圈扩展到了f1.7级别,而且光学设计上也更适合GF1这样旁轴样式机型的光线直通结构光路设计需要。 松下GF1一经亮相便得到了“女友一号”的雅誉,究其因由无非是在其身上展示出了更极致化的“瘦身”之举,这种惊人的轻量化及便携能力未免使人觉得,GF1承载了太多女性专用的消费指向。在细节上,GF1的“三维”是119×36.3×71mm,而O记E-P1的尺码为120.5×35×70mm,二者的外观尺寸基本持平。 然而引人注目的差异之处就在于,E-P1体重335克,而GF1却大幅“瘦身”到了285克!很显然,E-P1那皮实的不锈钢面壳和模压铝合金顶盖、底盖在GF1身上将会有所缩水,在某种意义上体重“瘦身”与材质“缩水”真的是同义词。更多的塑化工程材料更容易造就细节线条的精美度,至于在轻量化指标和工艺成本控制方面亦更能胜出金属材料。再一方面,无需内置机身防抖系统的相应组件装置,也是GF1得以减重的一项因由。 GF1拥有更佳的轻量化特征及随行驾驭便利,从而也更适合体能有限的巾帼影友和那些追求高画质的家庭用户之需。而O记E-P1则更显用料考究皮实厚重,对于那些以择选单反备用弄影工具为目的或更重视耐久度的男性影友而言,E-P1所渗透出的阳刚之气会更容易打动他们。平心而论,GF1与E-P1虽出自不同品牌麾下,但二者之间却配合默契。他们不是求同存异而是“求异存同”,因为松下与O记早已达成共识,在Micro 4/3系统规格标准具体机型的研发及推介过程中,只有存差异才能相辅助,从而实现相得益彰共谋出路的目标。
|
鏀惰棌鎴愬姛鏌ョ湅鏀惰棌>>
正在阅读:瘦身有术!松下GF1书写M4/3之路新华章瘦身有术!松下GF1书写M4/3之路新华章
2009-09-23 02:22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zhaolianyu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本文导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