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 +1 (0) +1 (0) +1
收藏成功查看收藏>>

正在阅读:全民皆摄!数码相机进化历程十二年回眸全民皆摄!数码相机进化历程十二年回眸

2009-04-01 06:36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一锅夹生的馒头 责任编辑:liangjiaxian

夹缝中的新天地

  如今,以索尼T系列卡片DC为代表的“轻薄”一族愈发时尚,亦更加火爆。而那些威猛的“怪兽”们,却在数码单反草根化大潮的裹胁下步入颓势,索尼DSC-R1、佳能Pro 1等风光一时的机型均没有得到进一步延续。在客观上,这般不同的命运安排,既是数字影像产品市场现实抉择的结果,同时,这也是技术跃进及消费择选心理变化而促成的时代潮流。

全民皆色!数码相机进化历程十二年回眸
松下G1

  然而,便携类数码相机市场永远都是充满无限创意的空间,在数码单反与“轻薄”卡片机型的夹缝中,松下、三星、奥林巴斯等厂商正在拓展一片崭新的天地。准确地讲,这片新天地就是以Micro 4/3(微4/3)系统为技术源泉的新概念高阶便携DC机型。松下公司于2008年9月12日推出的G1是Micro 4/3系统的开山作品,他采用了与标准4/3系统相同的18x13.5mm尺寸Live MOS介质感光元件,但却取消了传统单反机型必备的反光镜箱和光学五棱镜。松下G1的画面精度为1210万有效像素,并且拥有动态视频摄录机制。虽然业界对G1多保持着审慎观望态度,但在日前的PMA2009会展期间,松下还是义无反顾地发布了G1的后续者GH1。这部Micro 4/3系统的新丁主要是强化了HD高清视频机制,并植入了润饰效果更佳的Venus HD数字影像处理引擎,同时他还被赋予了时下流行的LCD屏幕多角度无障碍翻转能力。

全民皆色!数码相机进化历程十二年回眸
松下GH1

  但是在更深层面,引起业界注意的却是,伴随着GH1松下方面还发布了两支专用光学产品,这就是Lumix G Vario 7-14mm f/4.0和Lumix G Vario HD 14-140mm f/4.0-5.8 ASPH.MEGA O.I.S.镜头。这两支镜头不仅在焦程范围方面衔接默契,而且还针对Micro 4/3系统的特点及GH1高清视频摄录机制的需要,在片组结构、镀膜工艺、对焦驱动扭矩等方面有的放矢地进行了优化设计。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奥林巴斯和松下联手打造的标准4/3系统“长枪短炮”阵容虽然可以通过转接环嫁接到Micro 4/3系统机身之上,但通过转接之后,仅有Olympus Zuiko 25mm f/2.8、Olympus Zuiko Digital ED 14-45mm f/3.5-5.6、Panasonic Leica D Summilux 25mm f/1.4 ASPH、Panasonic Leica D Vario-Elmar 14-150mm f/3.5-5.6 ASPH.MEGA O.I.S.等6款镜头能实现无兼容障碍的自动对焦驱动。因此,这两支真正意义上的Micro 4/3系统专用光学镜头的现身绝对算是一场“及时雨”,他无疑能切实起到有效消除消费者择选顾虑的作用。

全民皆色!数码相机进化历程十二年回眸
奥林巴斯即将推出的M1(或M100)

  在松下积极开拓DC市场新天地的同时,其盟友奥林巴斯也踊跃跟进,据悉O记已确定会在2009夏季发布一款Micro 4/3系统标准框架下的便携DC新品。不过在外观特征方面,松下的G1和GH1一直在模仿单反机型的样式,而O记这款Micro 4/3系统产品(型号为M1或M100)则更接近于抓拍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cartit·Bresson)时代的徕卡经典M旁轴机型样式。其实,无论外观样式如何,他们Micro 4/3系统的技术内核是并无二致的。更本质地讲,良好的便携性、光学镜头更换能力、以及与单反机型同级别的画质标准,以上三点已经成为了Micro 4/3系统产品的综合卖点及立世之本。

全民皆色!数码相机进化历程十二年回眸
三星NX

因“色亦有道”而“摄欲横流”

  不过从目前的情形看,Micro 4/3系统的发展动向已经引起了业界其他影像诸侯的重视,而韩国三星更是在PMA2009其间出手发布了首款NX混合型便携数码相机。经过深入比对后我们发现,松下G1/GH1与三星NX都是通过取消反光镜箱和传统光学棱镜结构取景器,而实现机身的紧凑化和轻量化的,只是Micro 4/3系统机型在法兰距(感光器件平面到镜头卡口平面之间的距离)的缩减方面具有更明显的特征性。

  松下将其Micro 4/3系统产品定性为“全新概念单反数码相机”,而三星方面却将NX表述为“混合型数码相机产品”,但在骨子里,他们却属异曲同工之作。当然,区别之处还是有的,这就是三星NX采用的是感光面积更大的APS-C幅面规格影像传感器件,因此其进一步提升影像质量标准的能力要比Micro 4/3系统机型更强。真是色(摄)亦有道,影像诸侯们充分挖掘行业技术潜能,并通过衍生再造,继而深入撷取市场崭新利益空间的创意精神令人叹服。

全民皆色!数码相机进化历程十二年回眸
三星NX顶部

  但是,有两点在此是必须指出的:第一,Micro 4/3系统机型和三星的NX混合数码相机产品都是高阶便携式DC,通光路径的简约化设计和机身基础运作结构的变化,令这些产品已经背离了单镜头反光式相机的内涵及驾驭特质,因此他们早已不再是单反机型了;第二,从行业高度看,在入门级别数码单反正迅速向轻便化境界跃进的大气候下,再考虑到全画幅单反产品近在眼前的普及风潮,因此,松下Micro 4/3系统机型和三星的NX混合产品的发展前景绝非一片光明,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这无异于就是一场豪赌。

  其实,从“轻薄”的卡片到嚣张一时的“怪兽”族群,再到眼前的“概念机型”和“混合产品”,这些尝试有的获得了辉煌成就,而有些则难免毁誉参半,甚至会血本无归。不过,正是数码相机进化历程中这一次次色(摄)亦有道的大胆创意,才最终成就了圈内影友和普通DC消费者“摄欲横流”的美好现实。顺便提及一下,在松下、三星、奥林巴斯剑走偏锋积极探寻数码相机产品发展新径的同时,其他影像诸侯也各显神通,或多或少,也均为时下DC市场的繁荣盛世做出了贡献。

全民皆色!数码相机进化历程十二年回眸
适马DP2

  例如,资深副厂光学势力适马在日前就发布了专业级别的便携DC机型DP2,该机与其“兄长”DP1均装载了APS-C次幅面规格的FOVEON X3影像传感器件,他们以充裕的画质实力开创了便携DC产品区间的最高影像标准。其中DP2还搭载上了,适马与富士通公司携手研发的最新版本TRUE II(Three-layer Responsive Ultimate Engine II)高保真数字影像处理引擎,以及等效焦距为41mm的顶级定焦镜头,由此其影像输出质量几乎已达到了便携类数码相机领域的峰顶境界。

尼康 P6000
尼康P6000

  业界的传统大佬尼康,则借助其旗舰级便携DC产品P6000,将数码相机的基本影像撷取功能与GPS导航及有线局域网络支持能力融合在了一起。而对于旅行者和地质、环保、科考等职业类摄猎用途而言,其内置的GPS芯片所提供的图片坐标信息,无疑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另外,佳能也通过具有极佳抗震及耐候能力的PowerShot D10,诠释了户外“驴友”专用DC的时尚概念。而索尼的DSC-G3则通过突破性的Wi-Fi机制和浏览器功能,将小小的卡片DC变成了一个袖珍的网络化影像传输平台。

佳能 PowerShot D10
佳能D10

全民皆色!数码相机进化历程十二年回眸
索尼DSC-G3

结语

  自1975年,史蒂文·赛尚先生在柯达实验室中研发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部数码相机至今,便携式数码相机已历经了像素攀升、体积缩减、个性创意、时尚化元素积极注入、以及边缘化功能迅速扩展等数个阶段的不辍进化。这其间,1997至2009这段时间节点内的进化经历最日新月异,也最充满着玄机与变数。

  此时此刻,我们所处的2009己丑(牛)年虽笼罩在全球化经济颓势的大气候下,但便携式数码相机业界通过以往十二个春秋四季的扎实积淀,已经成功地将每一个有兴趣拿起小DC的人送入了全民皆色(摄)的时代。当我们操控着掌中精致的影像玩物去徜徉于大自然的绮丽山水间,当我们满怀激情地用视野剪裁百态人生的“咔嚓”一刻,请不要忘记,是无数普通消费者用金钱和热情,推动了影像技术与时俱进的伟大变革,并最终在数码相机的进化史册间书写下了一页页不朽华章。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网友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分享你的看法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为您推荐

摄影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手机访问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