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 陈家祠位于中山七路,又称陈氏书院。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始建,光绪二十年(1894)落成。陈家祠坐北向南,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主体建筑,中轴线两侧为厅堂,两边以偏间、廊庑围合;每座单体建筑以青云巷隔开,建筑间以长廊相连,以六院八廊互相穿插,进深三进。 网上搜得的介绍,对于我来说,因为并非本地人,对陈家祠不算了解。但这祠堂绝对可以代表广州的历史。  索尼Sonnar T* E 24mm F1.8 ZA镜头拍摄 光圈:F6.3 快门:1/124 sec ISO:200
 索尼Sonnar T* E 24mm F1.8 ZA镜头拍摄 光圈:F4 快门:1/80 sec ISO:200
 索尼Sonnar T* E 24mm F1.8 ZA镜头拍摄 光圈:F4 快门:0.02 sec ISO:200
 索尼Sonnar T* E 24mm F1.8 ZA镜头拍摄 光圈:F2 快门:1/400 sec ISO:200
来到这里,几乎就是使用索尼Sonnar T* E 24mm F1.8 ZA镜头拍摄,等效36mm的焦段非常实用,大光圈也适合拍一些背景虚化的小景,镜头畸变微乎其微,对得起蔡司的称号,作为首支E卡口的蔡司镜头,索尼Sonnar T* E 24mm F1.8 ZA体现出应有的价值,还有就是,这个颜色,有传说中的德味么?  索尼E 30mm F3.5微距拍摄 光圈:F3.5 快门:1/320 sec ISO:400
细节之处也用索尼E 30mm F3.5微距拍摄了些特写。上面这簇花朵,花蕊处细节表现得很好,且这是使用最大光圈拍摄的,十分难得。  索尼E 55-210mm F4.5-6.3 OSS镜头拍摄 光圈:F4.5 快门:1/319 sec ISO:200
陈家祠的屋顶灰塑是游客好奇的一个亮点,各种雕塑造型精美,惟妙惟肖,使用索尼E 55-210mm F4.5-6.3 OSS镜头可以轻易拍到屋顶的雕塑,细节清晰可见,OSS防抖机构效率十分高,手持拍摄也很放心。  索尼E 50mm F1.8 OSS镜头拍摄 光圈:F2.8 快门:1/639 sec ISO:400
 100%原图截图
索尼微单NEX-7的2430万像素输出,带来了丰富的细节表现,像屋顶的灰塑,若是没有长焦相机,使用中焦段甚至是广角拍摄,在100%原图下也可以看到很丰富的细节,相比较同类型的产品,NEX-7在像素上的优势无可匹敌。  索尼E 50mm F1.8 OSS镜头拍摄 光圈:F2.8 快门:1/40 sec ISO:800
 索尼Sonnar T* E 24mm F1.8 ZA镜头拍摄 光圈:F2 快门:1/60 sec ISO:400
 焦点处100%截图
 边缘100%截图
房内屋顶的装饰也不少,用索尼E 50mm F1.8 OSS镜头拍摄了屋顶的灯笼,F2.8光圈下的虚化效果很明显。而索尼Sonnar T* E 24mm F1.8 ZA镜头,让人用起来感到最放心,中央和边缘的分辨率几乎一致,边缘分辨率下降趋势极少。  索尼E 18-200mm F3.5-6.3 OSS镜头拍摄 光圈:F6.3 快门:1/160 sec ISO:400
 索尼E 55-210mm F4.5-6.3 OSS镜头拍摄 光圈:F6.3 快门:1/80 sec ISO:200
长焦镜头抓拍特写很不错,这里有个帅哥在教人吹埙,优雅的乐音很适合此地啊,游人也听得不亦乐乎。要再一次赞下索尼E 55-210mm F4.5-6.3 OSS镜头的防抖效率,十分可靠。  索尼E 50mm F1.8 OSS镜头拍摄 光圈:F4 快门:0.04 sec ISO:100
 索尼E 30mm F3.5微距拍摄 光圈:F3.5 快门:0.02 sec ISO:200
陈家祠里有介绍芭蕉扇,像上面这种印花的,工艺很是不错,但是一把普通素色的芭蕉扇也卖到300-400元,我觉得太坑人了,要知道当年家里这种扇子多得是,不过是一两块一把,如今稀少了也不应该这么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