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请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摄影的,能谈谈你的摄影之路吗? 摄影师小河有雨:这事情说来话长了,我是在80年代初期开始学习的摄影。最初买相机纯粹是想学点东西,我是个属于不太安份的人,见到什么新鲜的东西,只要有学习机会我都想捣鼓几下。八十年代初期摄影还不太普及,我一直对摄影有一种神秘感,大概在1982年吧,通过朋友介绍买了一架二手的“海鸥203”。花了我当时一个半月的工资——50元人民币,“海鸥203”使用的是120胶片。 说来也好笑,我当时对摄影唯一的了解竟然是在初中时看过的一本小说上来的,那本小说里描述了一个人白天在室内摄影时,把光圈设在5.6,把快门设置为1/50秒。于是我就在相机装了一卷胶卷,带上了2个朋友找个园林就拍上了。拍摄的结果是,12张胶片只有一张的曝光的可以的,还有一张虽然曝光不足,但还能看看,其它的10张都因严重欠曝而报废了。但我并不气馁,相反我对着一张成功的照片还有些得意,但报废了10张胶片还是要寻找一下原因的。好在中学里的物理课上还学过点光学知识,于是自己就开始琢磨光圈和速度跟曝光之间的关系,也找了点书面资料也看了。等拍到第三个胶卷,在一般情况下的曝光量已经基本掌握了。 小河有雨推荐作品:《捕》
但那时候印照片或放大照片都要到送照相馆里去,不但不方便,而且价格又贵。那时候有不少是摄影爱好者都自己做暗房处理的。我也萌发了这个想法,好在自己动手能力还行,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就是自己DIY了一个专门印照片的印箱。做得基本和摄影器材商店里出售的差不多。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开始自己放大照片,自己做些暗房的后期处理等,从此,就这样走上了自己拍摄,自己暗房的道路了。后来海鸥203相机坏了,我添置了一台苏州本地产的虎丘351相机,后来又买了海鸥单反。中间也用过一段时间社会上颇为流行的傻瓜型135胶片机。 小河有雨推荐:八十年代的胶片摄影:《太湖风光》
在使用胶片机的那段岁月了,我尝试过6 次多重曝光的照片,也拍摄过弱光下135秒长时间曝光的静物,还在暗房里做过假星星和假月亮,也用过在放大照片的时候上下拉动投影镜头,让照片产生类似于现在PS中的“径向模糊”的效果。还试过在放大机镜头上喷水蒸汽,使镜片表面产生细微的凝露,以放出类似油画效果的照片等等。其中的乐趣,比现在的PS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惜那些照片都没有保存好,搬家后基本上都遗失了。 小河有雨推荐作品:《老墙》
随着社会的发展,彩色胶片渐渐地流行了起来,拍摄彩色胶片,自己没有条件做暗房了,只能把胶片送到店铺里出冲印。那些暗房的器材,就慢慢的淘汰掉了。90年代末,数码相机开始普及。 2001年,我有了第一台数码相机富士A303。相对于过去的胶片机来说,当时的数码相机给人的感觉是一次投资,不用再花胶片的钱了。于是,拍摄量骤然增大。而且,一般卡片机的微距功能也都够清晰,所以那段时间还拍摄了一些微距照片。但那段时间的电脑硬盘不大,保存数码照片的时候只考虑要节省电脑的空间,结果不少照片都被我压缩到只有几十K大小,现在再看,画质都是惨不忍睹,已经成为只能留做纪念的一堆废片。
小河有雨推荐作品:《蜻蜓的复眼》
小河有雨推荐作品:《秋菊一瓣带雨娇》
到2005年底,我突然被查出患有癌症,在经过二次手术和化疗后,命是拣回来了,但身体状况差了许多。我本来就一直对家乡苏州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有着深厚的感情,身体好的时候,总以为有的是时间,所以对古城风貌并没有拍下太多的照片。病后,我突然对时间有了一种紧迫感,于是便在可以行走的时候就开始多苏州的小街老巷进行了连续的拍摄,一是当时城市正在大规模的拆迁,我想留下点古城的印记。二是担心自己的来日无多,得抓紧时间。于是几乎在每个双休日,我把时间都用在了走街串巷的拍摄上。不料这一开拍,就一直拍到了现在。 06年末,卡片机换了富士S9600。但用了一年不到,发现S9600卡片机一样有个通病,就是快门的响应太慢,在抓拍运动场景时很不方便,07年,正好佳能推出40D,于是就赶新鲜买了台40D。后来,考虑到高感性能较好的机器确实对弱光条件下的拍摄有所帮助,就添置了5D Mark II。 小河有雨推荐作品:《园林光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