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 +1 (0) +1 (0) +1
收藏成功查看收藏>>

正在阅读:先拍照后对焦实现了?松下后对焦固件实测先拍照后对焦实现了?松下后对焦固件实测

2016-02-03 00:16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野渡有人 责任编辑:zhaolianyu

三、Post Focus功能实战测试

  在测试之前小编也无需过多的介绍,进入拍摄界面后只需完成构图即可开始拍摄。值得注意拍摄前后景的范围是取决于使用镜头的最短对焦距离及光圈,所以小编这次找到了最小对焦距离达0.2米的15mm定焦镜头。拍摄过后通过回放按钮进入并通过屏幕选择合适的焦点,点击左上方按键进行对焦点重新选择。选取图片的时候还能通过整体画面或者局部放大进行选择。选好之后,按菜单键进行保存。我们便得到一张新保存的图像。

松下新固件测试
本次使用的松下最新推出的无反相机DMC-GX8

  在固件发布之前,不少的玩家已经对这项功能进行猜想,这功能会否就是”光场相机“同一类型呢?事实上前文的解释已有说明,传统相机的传感器设置注定不能完成这么大的数据量存储处理,这次功能的实现是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松下极强的电气性能,松下的无反相机是为数不多的几家能在无反相机中拍摄4K格式的视频,这意味着其数据处理速度与智能化程度有着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M43系统对焦速度的绝对优势,在其他画幅当中综合成本、性能两者来看,以MFT为代表的无反相机在对焦速度和精度整体上优于其他系统。


GX8拍摄“后对焦”照片视频

  所以可以肯定光场相机的后对焦与松下这次更新固件后的功能在工作机制上是有根本的区别。与光场相机依靠多传感器实现不同,后对焦技术是完全依赖于相机本身,松下首发的三款产品涵盖不同产品线,可见松下在高性能拍摄方面有所长。

松下新固件测试
松下Post Focus功能源于4K格式视频

  实际上这次更新的技术源于GX8支持的”4K hoto“功能——就是录了一小段4K视频,在操作拍摄的时候,要等待相机对所有对焦点由近及远地录一遍才算结束,相机中查看后对焦文件(视频)时,可以对选择的图像进行保存为图片。利用自身优势依靠高帧率视频实现了“低像素的连拍”。接下来我们根据拍摄主题的不同状态进行测试,第一组测试主要是让大家看看这次升级固件的无反相机能否实现高智能化地捕捉到需要的主体并且成功的合焦。第二组则是在弱光条件下的使用以及其他功能的实现。


松下GX8搭配松下15mm定焦实拍4K视频样张一


松下GX8选取焦距视频

松下固件升级
截取4K格式静态样张组一(点击查看原图)

松下固件升级
截取4K格式静态样张组一(点击查看原图)

  第一组第一段视频的操作与官方介绍的场景非常类似,对于取景框中的主体都是相对静止的,而且场景的画面颜色对比比较大,所以整体来说这项功能的实施非常顺利,后期通过触摸屏操作的焦点选择的反应也非常好。


松下GX8搭配松下15mm定焦实拍4K视频样张二


松下GX8选取焦点视频

松下固件升级
截取4K格式静态样张组一(点击查看原图)

松下固件升级
截取4K格式静态样张组一(点击查看原图)

  第二段视频选取的是画面中有平行于焦平面运动的物体,可以看到在运动的过程中,相机并没有侦测到物体在运动,但即使这样相机也对较后的被摄物纳入侦测范围,在选择的时候也兼顾到后面的被摄体。


松下GX8搭配松下15mm定焦实拍4K视频样张三


松下GX8选取焦距视频

松下固件升级
截取4K格格式静态样张组三(点击查看原图)

松下固件升级
截取4K格格式静态样张组三(点击查看原图)

  接下来就是被摄主体随机运动时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到相机同样没有兼顾到运动的主体,其程序更多的是检测到首个焦点,然后对其他被侦测的被摄物依次进行对焦操作。运动物体的位置以及是否在那个时刻处于焦内并没有考虑到。


松下GX8搭配松下15mm定焦实拍4K格式视频样张(3:2)

松下固件升级
截取4K格式静态样张(3:2)(点击查看原图)


松下GX8搭配松下15mm定焦实拍4K格式视频样张(使用滤镜)

松下固件升级
截取4K格式静态样张(点击查看原图)

  第二组的视频介绍后对焦模式下支持的功能。除了传统的16:9格式的4K视频,GX8在新固件的后对焦模式下可以拍摄四种尺寸比例的4K视频,当然输出的静态照片也是对应有四种格式。不过为了综合考察这项功能的水平,我们决定在弱光条件下进行测试。在测试的环境中我们专门使用了后对焦模式中能使用的最高感光度(当然这也是受限于4K视频的帧率,30fps下的视频最低快门速度为1/30s)ISO6400。从上面样张不难看出,虽然GX8的高像素优势比较明显,但高感表现影响了这项功能的体验,即使这只是极限条件下的测试,也可以看出这项功能高度依赖于传感器的性能。

  作为4K视频支持度最高的品牌产品之一,松下最高支持拍摄分辨率达到了3840×2160,也就是大概830万像素左右的视频,后对焦技术,其实就是这一秒的4K视频进行运算得到的一组遍历镜头对焦距离的截图。因此GX8的”后对焦“单帧照片像素为830万左右,不是今天的主流像素输出。但是至少比现在光场相机不足500万的像素要高不少,M43画幅及可更换镜头的设计,可用性比光场相机还是高出一截。

  由于松下4K视频帧率为30fs,不需要快门运动,因此松下可以实现短时间内的视频帧刷新,加上对焦行程短于一般的单反相机,从而获得一组不同焦点的照片只需极短的时间。在拍摄后对焦照片的过程其实就是相机记录不同对焦距离的视频,因为记录时间短,拍摄时受移动物体的影响也小,基本上能够实现后对焦的功能。这样一来,未来所有的4K相机几乎都可以采用这种技术,所以后对焦技术想要普及似乎不会太难。

四、PConline评测室总结

  先对焦后拍照是从前拍摄静态照片中颠扑不灭的真理,直至光场相机量产品面世之前相信也没有多少人会有这样大胆的想法。但松下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实现了“先拍照后对焦”技术,通过它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在拍照之后再进行焦点的选择。提高创作时的自由度,在进行微距摄影时也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精确度。通过这项技术,拍摄者可以更加方便地拍摄出精确对焦的完美照片。

松下固件升级
后对焦功能确实是传统相机的突破点

  先拍照后对焦”功能得益于松下高速、高精度的DFD自动对焦技术,以及高像素的4K格式视频摄录的顶尖技术。使用该功能可以以30fps的速度拍摄4K分辨率(3840 x 2160像素)的图像,相比光场相机而言显然是更有效率和实用性。当然,“先拍照后对焦”功能并不仅仅对于拍摄微距照片时意义重大,在拍摄对对焦精确度有严格要求的透视景观以及人物肖像时,它同样也可以为摄影师提供极大的便利。使用者可以通过改变一幅画面的焦点,让不同的主体在合焦与虚焦状态下变化,让照片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感觉。如第一个测试环境,就是后对焦技术发挥全部功力的地方。

  尽管后对焦的技术在无反相机,乃至在传统相机里都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更新。然而作为首款支持该功能的相机,不管是硬件上还是固件上都有着不少的提升空间——硬件上,M43格式的传感器高感光度中规中矩的表现使得使用条件有不少的限制,即便其画质应付朋友圈的上传还是绰绰有余,也有必要提高高感光下的画质。作为一个初代的“后对焦”功能,固件升级能实现的功能是有限的,未来升级硬件来实现才是更重要的,尤其是高帧4K视频,可以大幅度提升这个功能的效果,但这需要高性能的硬件与之搭配。

松下GX8评测
GX8是M43无反相机的代表,然而后对焦功能的表现看出其实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固件上,这个创新功能让GX8这款出了有一段时间的无反相机,又多了一个买买买的理由。但第一版的新固件肯定也有不少使用上的缺陷,功能也比较简陋,未来可以作更多多元化的改进,由于整个后对焦的过程更多的是运用DFD技术来预测对焦点,但是反差对焦的智能程度还没达到用户的需求,未来提供多样的对焦预测模式,甚至是自定义对焦流程或许会为这项功能提供更多的玩法。至于最高ISO限制、43系统的不兼容以及转接镜头的完全限制算不上缺点,但如果有更多的支持,相信杀伤力至少可以增加100%。

松下GX8评测
后对焦的发展取决于传感器的技术创新

  松下这次固件的更新并不神,所以不能与光场相机的原理相提并论,后对焦技术只是在30张不同对焦点下分别固定景深的照片集合,并不能像光场相机那样改变景深。即便如此,松下在无反相机中首次加入后对焦技术是一项非常成功的试水,这个非常适合新手的相机新技术有可能从此改变大众的拍摄习惯,颠覆大众对捕捉瞬间的理解。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网友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分享你的看法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为您推荐

摄影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手机访问回到顶部
欢迎参与讨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