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游记】尼康在4月21日-24日组织的日本外拍工厂参观行,第二天的行程是前往仙台进行工厂参观,并且继续尼康D7200的外拍,第一天的活动主要在东京的总部,所以第二天的仙台行程,一大早就动身前往仙台。 仙台工厂是尼康日本国内的重要工厂之一,主要生产尼康的高级单反产品,全画幅单反的生产线就在仙台工厂生产,旗舰级的D4S保证MADE IN JAPAN的品质,所以也是在仙台工厂组装的。 东京到仙台,乘坐的是新干线,行程不到两个小时,但由于是9点半的车,所以一大早,大家就都动身了,新干线算是东京铁路线路的一部分,所以车站并没有像国内的火车站这么隆重,规模上算是一个比较大的地铁站,所以门面上并不是很大。 这是我们的导游,真是个多才多艺的汉子,后面会介绍到他的表演。 东京的地铁线路图只要有了解过的人都觉得很恐怖,密密麻麻的线路。事实上东京站是全球最繁忙的车站之一,多条线路交汇于此,而且加上又是上班的高峰期,所以人流量还是蛮惊人的。 日本妹子加上超短裙可以说是这个城市的一个标志,一年四季如此,真是铁打的下半身。 说到秩序,日本各方各面都严格遵守秩序,就拿站队一说,上下电梯大家都很自觉地站在电梯的左边。咳,不好意思,拍的是我们自己的人,入乡随俗,所以大家也都站得很整齐。 日本新干线,也就是高铁。在外表上并没有什么特别,我甚至觉得没有国内的好看,不过安全性和准点率和国内的没法比。另外要说的就是,虽然大家都是高铁,但是舒适性上国内的差了一大截,如果不是车本身的原因,那么就是铁轨铺设的问题了,日本新干线的平稳程度异常的高,而且新一代的新干线转弯会自动保持车身水平,所以坐在里面舒适度要比其他的交通工具高很多,当然票价非常高。 排队上下车,而且地上还画有先上和后上的排队标识,供人多的时候作分流。 新干线的准点率很高,基本上精确度达到15秒内,看着时刻表来安排行程肯定不会出错。 东京是首都,相对来说仙台在日本的东北面,算是比较偏僻的乡下地方,所以从东京往仙台的列车上,一路上的风景变化还是很明显的,从高楼大厦到城中村再到乡村。上图的就是城中村,开出东京站好一阵子,就看到这类密密麻麻的独栋房子。 下了火车一出站,就看到一个指示牌,上面显示的是太阳能发电的一些数据,包括日照强度,发电量以及减排二氧化碳量等等,很直观,应该是指车站太阳能设备的数据。日本注重能源利用,所以这类用新能源的东西,在日本随处可见。 虽说仙台是日本比较偏远的乡下地方,但是出了站,走到哪里的感觉都和东京差没多远,商业区、交通、城镇等等只是在规模上比东京小一些,该有的都有。导游说,日本的农村人口不到1%,兼农也不到10%,全国的城市化覆盖已经相当高,日本大量的物资都要靠进口,但是日本的大米可以做到100%自产,不需要进口。 高架桥的桥墩上的涂涂画画是谁留下的不知道,但是这涂鸦太高端了些,没看懂。 中午用膳的地方在钟景阁,这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日本建筑,是仙台市指定的有形文化遗产。所以与其说吃个饭,不如说参观博物馆。 这是一栋木建筑,和中国的古建筑基本是一类。至于为什么可以保留到今天,我很是好奇,房子肯定经过翻新,但没有明显的翻新痕迹。楼层可供游人参观,接待的礼节也很传统,进内需要脱鞋,门前有用于放鞋的独立间隔,但是锁不是我们常见的钥匙,而是一个特别切割的木牌。 这个时候我会想起国内说的保护文化遗产,不让那些石库门、四合院、骑楼拆除,但又不好好利用,城市里留有这样一些破破烂烂的空房让人感到心酸。文化保护靠的是传承,而不是形式上的守旧,国内新型建筑走欧式、日式、美式就是不走中国路线,以后能见到中国文化的东西会越来越少,仅仅靠保护已经成为危房的旧式建筑,真的很局限好吧。 门前的一棵松,据说也是上百年了,看起来很是低调,树干不是很粗,不像是这么高龄的松树,据说是和这钟景阁是同一时期种下的。 在这样的建筑里用膳,自然是正统的日式定食了,日本在我脑中还是一个处女座国家的形象,无论什么东西都要整整齐齐漂漂亮亮,所以吃个饭,菜式也是这样的,精致得让你下不了口,但实际上食物多是吃其本身的原味,通常就是清淡的调味配上酱油。吃多了会乏味,和中国的各地菜式相比真是弱爆了,国内的日式餐厅很是火爆,但是要是像日本人那样天天这样吃的话,估计很多人也受不了。 相比起日本的菜式,我更喜欢日本的米饭,前面也说了,日本大米是100%原产自供的,所以日本米饭是不出口的,日本米口感很好,品种上来说是东北米,只是改良后每颗更完整一些,口感也变得更好,米香味浓,是来日本必吃的食物。
|
正在阅读:尼康D7200日本试拍之行:参观仙台工厂尼康D7200日本试拍之行:参观仙台工厂
2015-05-08 00:07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zhaolianyu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本文导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