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mm F1.8定焦镜头测试  截图如上图红框所示
使用光圈优先档,固定光圈为最大F1.8,使用ISO1000保证快门速度。使用单点对焦模式。 三位测试者定焦镜头对焦操作成功概率测试(先对焦后构图) | 机型 | 测试者1 | 测试者2 | 测试者3 | 6D | 全部轻微脱焦 | 33% | 100% | 70D | 66% | 66% | 33% | 5D Mark III | 100% | 100% | 33% |
使用大光圈定焦镜头,三名测试者的合焦成功率显然要比广角镜头拍摄时要低。而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中央对焦点先对焦后构图的方式拍摄,佳能5D Mark III的对焦系统成绩要稍突出一些。另外两款产品的脱焦概率要更高一些。 三位测试者定焦镜头对焦操作成功概率测试(先构图后对焦) | 机型 | 测试者1 | 测试者2 | 测试者3 | 6D | 33% | 100% | 100% | 70D | 全部轻微脱焦 | 66% | 66% | 5D Mark III | 33% | 100% | 66% |
采用边缘对焦点直接对焦的方式,实际脱焦概率也不比先对焦后构图的方式要高,但显然这种对焦操作的合焦成功率更取决于使用者的对焦操控。测试者1的合焦成功率明显低于另外两名测试者,与不同相机对焦模块反而关系不是很大。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对焦操作上的不同,导致对焦合焦效果上的差异。对于不同的操作方式,不同人有不同的适应性,但对于这两种方式本身来说,并没有优劣上的差异,只要对焦点能覆盖的范围内,当前的单反产品的边缘对焦点都能有很好的合焦效果。并非只能依靠中央对焦点。而对焦效率方面则取决于相机的设定,在相同熟悉程度下,佳能5D Mark III的对焦点选择操作明显要比另外两台简便,所以在使用先构图后对焦的时候,效率更高一些。 从上面的测试来看,影响非中央对焦点合焦效率以及成功率的因素有: 1、使用者的操控 2、镜头的焦段 3、相机边缘对焦点的精度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使用者的操控,对焦与构图的顺序无论是哪一种,使用者熟悉相机的操控以及拍摄技巧,始终对最终的合焦成功率有直接影响。 镜头焦段也是影响合焦成功率的一个因素,越长的镜头,在非中央对焦时的合焦成功率越低。另外还有我们熟知的光圈越大,脱焦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机边缘的对焦点精度在测试结果来看,影响最小,目前的单反相机产品,无论级别高低,在对焦性能上都做得很不错,对焦性能脱颖而出的产品并不多见,很多只是对焦点数量上的差异,在精度上都已经达到了某个高度。 先对焦还是先构图这个问题,最终还是取决于拍摄者本身,其他方面的影响需要考虑,但并非绝对,练就对焦铁手才是硬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