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近摄玩家必看 主流套机镜头微距性能对比

2010-08-12 02:34  出处:pconline 原创  作者:南方的东北佬[专栏]   责任编辑:zhaolianyu 

前言:

  数码相机的微距功能是不少影友都关心的一个方面,但许多从消费相机升级到单反相机的用户却对单反相机的微距功能犯迷糊了。对于单反相机来说,微距性能是否强大,完全取决于镜头,除了微距摄影专用的微距镜头外,最常见的套机镜头,微距性能也并非太弱,今天的评测,我们将市面上常见的套机镜头收集在一起,对比一下这些套机镜头的微距拍摄能力。

一、单反镜头微距特性介绍

套机镜头微距性能对比

  相机的微距性能并不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但一些特殊的题材则必须用到相机的微距功能才可以完成拍摄。对于喜欢微距摄影,如昆虫爱好者,相机微距功能的使用频率肯定会多得多,使用单反相机的朋友也肯定会考虑购买微距镜头。不少开淘宝店的朋友在拍摄产品的时候也会使用到相机的微距拍摄功能,针对产品的局部拍摄细节图。可见,微距拍摄功能虽然不起眼,但实际上用到该功能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微距功能在消费相机上很好解释,记得相机上的那朵小花不?对相机有一定了解朋友都知道,那是微距按钮的标识,开启微距拍摄功能后,相机的最近对焦距离可以大大缩减,从而让拍摄内容在画面中的比例大大增加。但在单反上面却没有了这样的功能,即使有些单反相机上具有这个“小花”档,对焦距离还是不能靠得太近。其原因是单反相机与消费相机对于微距功能的概念不相同。可以说,单反相机的微距性能只与镜头有关系,与机身上所谓的微距模式没有关系,并非使用了微距档就会有更好的微距性能。

套机镜头微距性能对比
忘记单反上的这朵小花吧!

  单反相机上的微距拍摄性能,通常用最大放大倍率来衡量,放大倍率是指物体通过透镜在焦平面上的成像大小与物体实际大小的比值,即传感器上实际成像所占大小与拍摄物体实际大小之间的比值。放大倍率越大,微距性能越好,大部分的镜头放大倍率在1以下。这在胶片相机上会比较好理解,因135胶片单反的胶卷宽度为35mm,所以当使用1:1的微距镜头时,在最大放大倍率时拍摄可以将35mm长度的物体刚好收入画面。使用1:2拍摄时,可以将70mm长度的物体刚好收入画面。即70mm长的物体可以形成35mm长的像,画面相对拍摄物体是缩小的。

套机镜头微距性能对比
微距镜头与部分常规镜头带有放大倍率指示

  而在数码单反上,同样应该以物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来判断,而不应该单以图像100%时同一物体的像素大小来判断镜头放大倍率,因为机身的像素有高低之分,而镜头的放大倍率是不变的,无论是全画幅还是非全幅机身,同一放大倍率时,物体在传感器上的成像面积相同,APS-C单反因面积较小,所以最终输出的图像比全幅单反取景范围要小,如果全幅单反与APS-C单反的传感器像素密度相同,则最终输出的图像细节也完全相同。对于单反镜头来说,最大放大倍率是在最长焦段处,且为最近对焦距离时达成。本次评测所做的便是对比各个套机镜头在最大放大倍率时的对焦距离以及实际拍摄效果。

二、测试准备工作一览 

套机镜头微距测试
被摄模型尺寸一览

套机镜头微距测试
被摄模型尺寸一览

  本次对比评测通过拍摄模型来进行最终的对比,采用的模型高约20cm,对焦点统一安排在头部,模型头部宽约2CM,体积较小,形状细节较多,较易对比出各支镜头微距拍摄时的细节表现力。佳能、索尼、尼康各厂镜头分别使用50D、A500及D90拍摄。由于三台相机的有效像素不同,在最终拍摄图的对比当中不能以100%尺寸的细节表现来判定镜头微距性能的高低,应当根据模型头部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来判断镜头的微距拍摄能力。

  对焦距离使用软尺进行测量,测定了对焦点至前镜片以及对焦点至焦平面的距离,镜头官方提供的最近对焦距离为对焦点到焦平面的距离,实际使用时还需考虑对焦点至前镜片的距离。拍摄对比图均采用镜头的最长焦端,最近对焦距离拍摄,以获得最大放大倍率时的拍摄效果。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IT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