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索尼G系列是索尼消费级数码相机当中的一大特色系列,高清屏、WLAN功能使得在两年前推出的G1成为了时尚人士追捧的对象,而在今年的CES展会上,G3的推出,让G系列有了新的气息,保留了G系列特色的横向推拉设计,功能上强化了WLAN的功能应用。本次评测将对这款G系列新品进行深入了解。 一、先评后测 2007年的春季,索尼G系列数码相机的的首款产品DSC-G1推出了市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变革的新理念,采用的3.5寸92万像素高分屏在两年前正是被供奉为神级的显示屏,wifi功能让无线传输照片得以实现,然而高高在上的价格也证明了G1只能作为数码前端艺术品存在于市场当中。时隔两年,同样是在春季,索尼DSC-G3的推出再次给了时尚人群新的追求对象。 作为索尼G系列的最新一作,G3在G1的基础上与时俱进,1010万有效像素,4倍光学变焦,4GB内置存储以及3.5英寸92万像素触摸屏的硬件配置,加上功能强化的WLAN功能,组合而成这个G系列新品。在机身设计上也保留了G系列的元素,同时变得更加时尚。而本次评测将对其作一个深入的了解,G3是否能对得起G系列的理念,通过本次评测将会获得结果。
二、整体外观 索尼G3在整体设计风格上与其T系列相仿,前面板采用拉丝金属面板,而背面则完全被3.5寸触摸屏占据,在闭合状态下,机身犹如一款大尺寸的T系列一般,在机身的边缘作了圆滑处理,相比较前代G1的93.3×71.7×25.3 mm机身尺寸,G3拥有的101.7×62.3×19.4mm则明显要小一圈在厚度上“减肥”明显,198g的重量则没有明显的缩减。 作为索尼G系列的经典设计,横向滑动打开镜头被保留下来了,而且在设计上与G1也有了明显的差别,G3的滑动设计为前面板整体滑动,机身的变化相当明显,相机前后两部分错位分布,前面板的部分位置充当了手柄功能,相比T900等拥有较大触摸屏的卡片相机,有更好的握持感。然而前面板为平面设计,手感欠佳,对于一款接近200g的卡片机来说,需要用些手劲去捏稳。 索尼G3在打开状态下机身的宽度增加许多,打开后机身的握持厚度减少,与T77的厚度相仿,在进行机身操作的时候可以合起相机,圆滑处理的边缘使得握持感上佳。 三、局部细节 索尼DSC-G3采用4倍光学变焦,等效焦距为35-140mm的潜望式镜头,参数与T900一致,同样具备1cm的微距功能。设计为内藏式,当滑动前面板时处于机身后半部分的镜头就会露出,同时印有卡尔蔡司字样的闪光灯挡板会联动打开。设计上较为精巧。35mm的广角端在拍摄大场景时稍有不足。 G3采用的是索尼高端卡片DC中常用的3.5寸92万像素触摸屏,在感官上与G1相同,屏幕分辨率高,显示细腻,在使用网络浏览的时候效果尤其出色,而触摸屏操作则更加直观方便。 当相机滑出的时候,前面板的右边部分会充当手柄的作用,增加握持感,也不会误触到显示屏。变焦按键在该位置的上部,与机背齐平,虽然滑出手柄后背面的材质为塑料,但是设计有凹孔起到防滑作用,但机身正面右边没有手柄位置,且金属面板较为滑手,不易拿稳,对拍摄不利。 索尼G3整体设计流畅,所有物理按键设计在机身的侧面,按键与机身线条相一致,并没有明显的突起,电源键与WLAN功能键设置在右侧位置,网络浏览时可以不必滑开相机,但是需要先按电源键启动相机才可进行无线操作,但在关机状态按下回放键可以启动相机。 启动WLAN功能后,机顶的指示灯会亮起,十分醒目。 索尼G3所采用的脚架孔为金属制造,展示出了G3作为索尼高端系列的扎实做工。采用索尼专用接口作为数据传输以及输出至大屏幕,支持1080P的显示输出设备。 G3采用了680mAh容量的电池作为电源,而G3采用的3.5寸92万像素高分屏以及其支持的WLAN功能,无疑使得G3的续航力大受考验,实际使用发现,当使用拍摄功能时,大概可以完成150~200张照片的拍摄,而启动WLAN进行网络访问时,电量的消耗会大大增加,建议经常使用WLAN功能的用户要多准备几块电池了。内置4GB存储空间,同时支持记忆棒进行容量扩充。 四、特色功能 1、即时上传照片
WLAN功能是索尼G系列相机的一大特色功能,索尼G1可以通过wifi进行无线传输,方便分享照片,而G3将wifi功能的应用范围扩大,通过连接网络,可以直接将照片上传至网络相册,对应Picasa Web Album,YouTube,mixi等网站,更加方便照片的交流,也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功能进行更全面的网络操作,内置浏览器NetFront 3.4,支持Flash 6,可以浏览一部分的网页,但毕竟性能有限,在浏览过程中等待的时间要比电脑慢许多。 通过在网络相册Picasa上注册后,使用索尼G3可以轻松通过wifi上传照片,上传速度也比较快,通过实际使用,感觉G3在分享照片的功能上确实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性,但网络功能使用时,会大大降低续航能力,对680mAh的电池是一个考验,大约可以支持一个小时的网络操作。以上视频可下载附件观看:附件。 2、网页浏览 索尼G3可以通过软键盘进行文字输入,在输入网址等时候都会用到,使用触摸笔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输入。而实际操作会发现有一些不够人性化的地方,删除文字的时候无法通过长按退格按键进行全部删除,必须按一次删一字地重复操作,中文输入通过拼音输入法进行,也具有联想功能。想必这些小缺陷只是软件上的问题,通过往后的固件升级可以消除。 以上视频记录了使用索尼G3打开太平洋博客页面的全过程,过程中的缓冲时间较多,没有用电脑开启这么快,网页的上下滚动需要按上下键,不能拖动旁边的滚动条略有不便,但92万像素在浏览网页时效果相当好,显示细腻,尽管页面字体较小,但也能很好地看清。以上操作视频可下载附件观看:附件。 五、索尼G3操作菜单
如同索尼T系列一般,改用触摸屏操作的索尼G3有着和T系列相同的操作方式,拍摄界面相同在各个模式下的参数设置也大致相同,而作为G系列的数码相机,在拍摄取景时,画面的采样率不足,对于一款拥有92万像素高分屏的数码相机来说是一种缺失,画面显示相对粗糙,对比T700的拍摄界面来说还要稍逊,而在视频拍摄以及回放时则可以获得让人愉悦的显示效果,92万像素的高分屏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与T系列菜单的区别在于,主菜单当中具有网络的选项,所有的网络功能在该项里面设置,也可以通过机身侧面的WLAN按钮快速启动。
六、索尼G3基础测试 1、感光度测试
索尼G3所采用的是1/2.3英寸1000万像素传感器,从上图的画质表现来看,同T700的画质相仿,相比较最新T900的1200万像素传感器来说反而有所不及,在ISO400以下,画面纯净度较高,而在ISO800画面开始表现出粗糙感,ISO1600以上,画面有偏红显现,整体表现同T700相仿,在ISO400以下的实用度较高。 2、白平衡测试
索尼G3如同索尼的T系列一样。没有具备手动白平衡,在特殊环境下不易校准白平衡,而在上图的测试当中,在摄影灯效果光的环境下,G3的自动白平衡表现出偏黄,而白炽灯白平衡则为偏红,实际使用表现,G3的自动白平衡在日光环境下色彩还原较准,而在特殊光线环境下的还原能力欠佳。 3、镜头畸变测试 一般光学镜头,都不能做到完全准确拍摄出画面的“横平竖直”,总会使画面的线条出现一点的弯曲,这就是所谓的镜头畸变情况。好的镜头,畸变度便会越低,对画面的变形也会少一点。我们采用专业的Imatest图像测试软件对镜头畸变进行测试,测试数据的畸变度呈负数,说明画面向四周膨胀,叫桶形畸变。畸变度呈正数,说明画面四周向中心收缩,叫枕型畸变。数值越接近0%的,说明成绩越优秀。一般广角端成绩在-2%以下的,属于较不明显的畸变;长焦端成绩在-1%至1%之间的,属于不明显的畸变。
从镜头参数上来看,索尼G3所采用的镜头同T900以及T700的一致,故测试结果也没有太大的差异,广角端的桶形畸变较为明显,而长焦端则表现出枕型畸变,相对伸缩式镜头来说,索尼G3的镜头畸变稍微明显,拍摄时需注意好构图取景。 4、LCD色彩还原测试 索尼G3所采用的92万像素3.5英寸显示屏在显示图像时画面相当细腻,几乎不能分辨出点距,而从上图画面可见,索尼G3的显示屏略微有些偏红,而且画面饱和度偏高,对于判断拍摄是否符合要求不利,但比较讨好拍摄者的眼球,画面精细,也非常适合其WLAN功能进行网页浏览。 评测样张分析 1、风景样张分析 索尼G3在拍摄高反差场景时的表现让人满意,DRO功能起到了一定作用。上图画面右边的树叶暗部,细节得以保留。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拍摄线条明快的场景时,索尼G3表现出色,画面锐利度较高,噪点极少,没有让人失望。 上图中的商标边缘有轻微的紫边现象,呈现出蓝色边缘,但并不是特别明显,属于可接受范围。 在日照环境下,索尼G3的自动白平衡功能能够正确还原色彩,上图多种颜色的花朵都能正确还原色彩,但红色部分有轻微的色彩溢出现象。 2、微距样张分析 索尼G3具有美食模式,拍摄时可以使得画面偏暖,使食物感觉更加诱人。 拍摄微距,索尼G3可以获得更多的细节,对焦点处锐度更高,上图花蕊处锐度相当高,花瓣的边缘略微出现蓝边。 索尼G3在开启超级微距功能后,可以达到1cm的最近对焦距离,从上图可以看到其对焦点以及焦外锐度的变化,可以发现在对焦点处画面锐度相当惊人,焦外的过渡也比较平缓,但在超级微距功能下无法手动选择对焦点,只能通过相机自动选择对焦点,限制了创意的发挥。 3、弱光样张分析 在白炽灯环境下,索尼G3仍然表现出偏暖的特性,而对于画面细节,则可以很好地保留下来。 在拍摄反射表面时,难免会出现紫边现象,而索尼G3表现出来的为蓝边,,但并不是十分突出。 上图使用ISO400来拍摄,从画面细节上来看,G3并没有带出更多的噪点,画质表现上令人满意。 4、夜景样张分析 索尼G3在程序曝光模式下最长曝光时间为1秒,相对夜景拍摄来说较为不足,需要选择适当的时刻来拍摄。 索尼G3在使用夜景模式拍摄时对拍摄参数的调整限制较多,无法像在程序曝光模式下那么多可设置项目,使得在拍摄时画面偏蓝,且颜色有轻微过饱和现象,但是在夜景模式下可以获得最长2秒钟的曝光时间,对于拍摄夜景要更为有利。 5、索尼G3视频功能测试 索尼G3的视频拍摄功能依然保持了640X480的分辨率,与G1的视频拍摄能力一致,没有进步,面对目前正在火热推广的高清视频拍摄功能来说,属于落后了,不太符合G系列超前功能的定位。从其硬件参数上来看,G3的拍摄性能应与T700相仿,虽然G3只有VGA的分辨率,但是具备了拍摄时的变焦、自动对焦以及光学防抖功能,符合日常拍摄需求。视频原文件可下载附件:附件1、附件2、附件3。 更多样张:(均保留原始EXIF参数,点击查看原图)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索尼G3作为G系列的最新一作,特点明显,改良的滑盖设计更具时尚美感,也使得操作与握持更加方便。wifi功能进一步强化,除了具备了G1时代的无线传输功能以外,G3新增的网页浏览功能大大增强了WLAN功能的可玩度,而wifi功能操作反应良好,具备了一定的实用性,反观拍摄功能,G3在G1的基础上升级了有效像素以及沿用了T系列的拍摄功能,有一定的强化。 然而作为一款以超前时代存在的系列,时隔两年的新款G3没有更多的技术亮点,92万像素的大尺寸高分屏在T700身上同样享用,而有效像素没有新推出的T900要高,更不具备目前流行的高清视频拍摄功能,从数码相机的角度来说,索尼G3显得平庸,新增的WLAN网页浏览及上传图片功能是其主要的亮点,但从操作便利性上有提高的空间,相信在推出新固件后可以得到解决。 总的来说,索尼G3依旧保持了G系列在时尚数码玩物领域的领先地位,其wifi功能相对于其他多功能数码相机来说更有新鲜感,同时具备了主流的拍摄功能、时尚拉风的机身设计。身为新一代象征潮流数码的G系列DC,索尼G3所带来的乐趣以及引来的目光会是潮流人群的最爱,相信会受到他们的追随。
|
正在阅读:潮流巅峰新一代 可看网页索尼G3评测潮流巅峰新一代 可看网页索尼G3评测
2009-04-21 06:33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zhaolianyu
索尼DSC-G3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登录|QQ微博微信
欢迎参与讨论,分享你的看法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