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佳能G9与A650 IS评测概述: 前端时间,佳能A650 IS的漏光维修事件,让一度热闹的G9与A650之争暂时平息,但随着完美版A650 IS重装上阵,关于两机的争论又再起来。确实,从两机的硬件参数来看,A650 IS无疑有着更出色的性价比,实用派的用户自然是一边倒的支持A650,高端的G9到底有什么优胜的地方,值得用家付出更多的钱购买呢?PConline评测室为你一一说明。 二、佳能G9与A650 IS整体外观对比: 从正面看,佳能G9和A650 IS的组成元素基本上是一致的,让人一看就觉得这是佳能推出的相机。消费者对于循规蹈矩的产品容易产生厌恶,但依然有很多用户奔着佳能提供的优秀画质而去,这次对比评测的主角正是可以提供相当优秀的画质(在DC类别中)。 佳能A650 IS的按键是沿袭A系列的传统,G9则提供了更多的按键以及一个大拨轮,更为接近单反的操控。 从右侧角度可以看到A650宽大的手柄,而G9只提供了凸起很少的橡胶垫。A650主要是为家庭用户提供更良好的手感,G9则是为了尽可能使机身平整,方便携带。 左侧可以看清楚两款机型镜头伸出的长度是一样的,G9提供的是颈带,所以有两个扣环,A650只有手绳,左侧就没有扣环了。 从机身上方,可以看出两款机型注重点的不同,G9注重便携性,A650则注重手感。 三、佳能G9与A650 IS机身细节对比:
机身顶部更可以看出定位专业的佳能G9与A650 IS之间的差异,G9多了感光度转盘和闪光灯同步热靴,快门按钮是圆柱型的复古样式。
作为高端消费机型的佳能G9,采用调节拨轮的方式来控制拍摄参数,相对使用方向键的A650显得更加方便。G9还具有曝光锁定按钮和对焦模式按钮,在操作控制上更接近数码单反。
在液晶屏方面,两机其实各有千秋,佳能A650只有2.5英寸17.3万像素,却可以翻转出来;G9采用3.0英寸23万像素晶炫二代液晶屏,画面更清晰更鲜艳,可视角度亦相当广。
锂电池的使用,可以减轻相机的旅行重量,电力也更可靠;使用额外购买的AA电池,则考验了消费者对充电电池的知识,选择好合适的电池可能有超强的续航能力,但重量负担明显比锂电池大。
很多网友都对佳能G9和A650 IS两者的镜头感到疑惑,从参数看,应该是一样的,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要花更多钱去购买画质一样的G9呢?虽然公布的参数是一样,但两者使用的镜头依然有着相当大的差别,首先从镀膜就可以看出。镀膜的不同,在抗眩光、锐度、色彩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区别。
佳能G9提供的自动对焦选项远较A650丰富,对焦的响应尤其是暗部对焦响应更为迅速,这些也反映到镜头的结构上。
佳能A650 IS所使用的红色对焦辅助灯只是起到单纯的照明作用,而且光量不是很大,在暗处经常要很久才能对上焦或者对不了。佳能G9使用的是全息辅助对焦灯,在目标物体上投影出影像,方便相机进行对焦,自然更胜一筹。
两款相机使用的光学取景器都会在广角端发生遮挡,而且在微距时会产生一定的视差,不过佳能G9的光学取景器提供了屈光度调节,比起A650的更为优秀。
佳能G9的机身做工更为扎实,用料也更佳,体现在三脚架插孔、装饰环这些细节位置都使用了金属材料。
佳能G9使用镁合金机身,尽管体积较小,但机身净重依然比A650多出10%。佳能A650 IS需要4节AA电池供电,因此当装上充电后,重量暴涨(示例中使用4节劲量2300mAh镍氢充电电池),远较使用锂电池的G9为重。
四、佳能G9独有功能: 1、第二代脸部识别能力
佳能G9上使用了佳能第二代面部优先自动对焦系统,可以同屏识别最多35张面部,提供11个主要面部的对焦框提示,更可以追踪锁定画面的其中一张面部,即使改变构图依然可以自动追踪该面部。佳能的第二代面部识别系统主要是强化了识别的数量和速度,但对于正侧面或倾斜角度较大的面部依然不能准确识别(有时会出现闪烁的识别提示,但只能维持约0.5秒)
上图即为佳能G9所提供的面部识别追踪锁定示范,当相机识别到某张面部后,可以用相机锁定,即使人物移动到不同的场景,或者与其他人站在一起的时候,相机依然会对该面部进行优先识别,从而保证画面的焦点。从实际效果来看,只要被锁定的面部出于能被相机识别的状态,相机都会持续进行锁定,对于一些需要变换位置拍摄的合照而言,是一项十分方便的功能。这项技术暂时只在G9和稍后上市的佳能SX100 IS上提供。 2、佳能G9内置ND滤镜
佳能G系列自G3开始内置一款中灰滤镜(ND滤镜),用于弥补光圈不够小等问题。两张照片的感光度皆为ISO 100,光圈F8.0,左边照片的曝光时间为1/100s,右边为1/13s,ND滤镜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可以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加长曝光时间,以获得需要的照片效果。 3、RAW格式记录 RAW格式也是佳能G9相比G7一项较大的改进,过往G系列都支援RAW格式记录,但G7可能由于实际应用并不多就取消了RAW格式,不过面对众多反对的呼声,RAW回归到G9身上。与以往一样,佳能G9拍摄的RAW需要通过ZOOM BROWSER EX解压,版本也要求是最新的6.0版。
佳能G9的RAW格式与普通JPG效果对比 与精细画质保存的L大小JPEG相比,体积大一倍的RAW转JPEG(最高品质)并没有太明显的优势,只在宽容度上有一定的提高,另外,由于机内JPEG会经过DIGIC III的处理,反而绿色、蓝色等色彩的表现更为鲜亮明快。不过RAW转TIFF后所提供的后期空间也是JPEG所无法比拟的,但对于一般用户来说,RAW其实不是一个经常会用到的选项。 五、佳能G9与A650 IS感光度噪点对比:
佳能G9与A650 IS都支持ISO 3200,而且分辨率都支持1600x1200,可见佳能对于自己相机所拍摄出的照片的素质还是很重视的,不会让消费者看见ISO 3200时恐怖的噪点。通过上面的截图对比可以看出,同是使用1/1.7英寸1200万像素CCD与DIGIC III处理器的佳能G9与A650 IS,在噪点控制方面是完全没有差别的。所以追求更好噪点控制的消费者,不必为选择G9与A650烦恼,两者具有相同的性能。 相同的性能还有镜头畸变控制、白平衡处理,这些地方两台机都是一样的。 六、佳能G9与A650 IS对比样张分析: 1、风景样张分析:
本组样张中,佳能A650 IS使用Vivid生动模式,佳能G9使用正片模式。A650定位家用DC,没有提供整片模式,是让人遗憾的;从G9的样张可以看出使用正片模式,颜色更接近真实,对比度更优秀。
同样是生动模式与正片模式的对比,A650 IS样张更为鲜活,G9的颜色要素雅一些。同样配备DIGIC III处理器的两款数码相机,对于绿色的表现都是很出色的。
前文说过今年G9使用的镀膜与A650 IS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点差异在抗眩光上体现明显。左边A650的样张中,太阳光形成了干扰画面的耀斑;G9则是自然的光晕效果。 2、静物微距样张分析:
长焦端微距样张对比,成像方面没有差别,依然是生动模式与正片模式的差异,在这里,生动模式显得更为讨好一点。
广角端微距效果,在红色绿色集中的场合,可以明显看出生动模式与整片模式的差异,孰优孰劣就要看用家自己的选择了。由于具有1200万像素以及1cm微距能力,加上画质优秀,A650 IS与G9在拍摄微距上都有着上佳的表现。 3、夜景样张分析:
在拍摄夜景时,可以再次看到A650 IS与G9镜头镀膜的差异。两台机的CCD与处理芯片都是一样的,因此长时间曝光的画质与噪点控制没有差别,视觉上,则是A650更为讨好。
佳能A650 IS拍摄的夜景偏暖,G9的则是偏冷,也许是所使用的色彩模式导致的。 七、PConline评测室总结: 坦白说,在详细评测之前,笔者也没有预料到佳能A650 IS与G9有着这么多的差异,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要知道这么多的差别更是不可能,因而网上网下都可以听到不少关于A650与G9的争论。本次PConline评测室特意做A650与G9的详细对比分析,就是想给打算买机的网友一个参考,方便大家购买合适的相机。 下面列表比较一下两台相机的主要差别:
除了上述几个很明显的区别外,佳能G9与A650 IS相比,在很多细节上有着明显的差别,除了硬件上的差异外,软件更是有着区别。可以明显看出,A650的软件大大地限制了DIGIC III的发挥,没有了正片等色彩模式,脸部识别也只是1.0。经过详细的比较,可以看出G9比A650要贵是十分合理,但A650有很多限制也只是通过软件封锁了,某程度上,A650有点像是G9的BASIC版。 总的来说,一般家庭用户选择佳能A650 IS是很适合的,性价比优秀;选择高端DC或单反备机的用户,G9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最优秀但也最贵的选择了,而不需考虑A650,因为A650在很多方面都未达到专业的级别。
|
闁衡偓閹増顥戦柟瀛樺姇婵拷闁哄被鍎冲﹢鍛村绩閹増顥�>>
正在阅读:内里大不同!佳能G9与A650对比评测内里大不同!佳能G9与A650对比评测
2007-11-22 09:05
出处:PConline
责任编辑:chenc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