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的长焦数码相机日渐普及,皆因高端数码相机受到入门数码单反的持续打压,四千元的价位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而普遍三千元左右的长焦DC,则以较为突出的性价比赢得初级摄影爱好者的支持,进入2007年,多家厂商发布了以更大变焦更多功能为卖点的长焦DC,例如奥林巴斯SP-550UZ、索尼H9和柯达Z712,而减缓了高端DC的开发。 处于数码相机业界领先的佳能,上年发布高端的G7后一直没有动静,以低价长焦DC的A710 IS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就在各大品牌的长焦DC上架销售后,佳能才姗姗来迟地发布了S5 IS,不过显然一切都是早已筹备完善,因为发布会后不过一个月,佳能S5 IS已经上市,加入到长焦DC的搏杀当中。 佳能在像素上属于比较保守的派系,S5 IS不过是PowerShot系列中第二台800万像素机型(当然高端DC的G7早已达到1000万像素)。佳能的800万像素画质之前已经通过950 IS给了我们一个惊喜,让我们来看看S5 IS的表现如何。 更多佳能S5 IS相关文章(点击进入):
佳能S5 IS的整体外观与S3 IS十分接近,S5 IS的体积(不包括突出部位)为117×80×77.7mm,比起S3 IS的113.4×78.0×75.5mm要大了一些。外观上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闪光灯同步热靴和2.5英寸LCD,可以外接闪光灯让S5 IS更显专业,而2.5英寸的LCD感觉上比2.0英寸要大上不少,而且像素提升至约20万,取景更加清晰。 按键的布置没有太多变化,但因为键程加长,按键的手感加强不少;手柄更加宽大持手感更加良好,但手柄上没有蒙皮,只在十字键旁做出凸点防手滑。外壳的材质依然是工程塑料,使用纯黑色涂装后,显得更为高档。 和S3 IS一样,使用6.0-72mm F2.7-3.5的12倍光学变焦镜头,等效135相机的36-432mm,带有IS光学防抖、USM超声波对焦马达。12倍大光变镜头,在光学质素很难获得保证,这也许正式佳能不愿意推出带广角的大变焦镜头的原因,怕更进一步拉低光学质素。 镜头上的IMAGE STABILIZER和ULTRASONIC标志,代表这支镜头带有IS和USM。佳能S5 IS的IS光学防抖比起S3时显得更为有效,而对焦速度则非常接近佳能旗下使用USM的L头的水平,对焦迅速而宁静,编辑部中拥有S2、S3的用户都认为提升相当明显。 在原来的可旋转结构上,使用了更大的2.5英寸的LCD,而连接的部位显得更为厚实,对于强度可以放心。 增加热靴让S5 IS可以外接闪光灯,应用范围更宽广。 4回顶部 作为一台相当专业的长焦DC,S5 IS拥有繁多的按键,让大部分操作都无须进入菜单,而让操控更为便捷。 镜头除下饰环后,可以追加转接环、广角附加镜、长焦附加镜等转接镜头,扩展S5 IS的用途。镜头盖改为两边夹组式,而不是S3 IS那样盖上去的模式,显得更为合理。这里提供一个小窍门,S3 IS可以换用S5 IS的镜头饰环,这样就能使用新的镜头盖。 依旧采用四节AA电池作为电力,因为IS功能还是比较消耗电力,外出的时候带多一组充满电的充电电池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特色技术分析: 1、面部优先AF/AE/FE:
佳能S5 IS上所使用的面部优先AF与过往的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S5具有两种两种面部优先模式,第一种是在AUTO、大部分场景模式下按对焦选择键,可以选择对焦模式为面部优先,界面和之前的佳能DC一样,都是一个正方形框住人物脸部,可以最多同时捕捉九个面部;第二种则是在P/A/S/M下使用的,直接移动对焦框到面部进行对焦,并可以通过MENU切换不同的面部,而这种操作准确性更高,但响应相对慢一点。
本次使用了四张CD的封套进行面部识别能力的评测,油画、真人照这些都能顺利认出,自然是正常,但评测人员发现S5 IS甚至可以对日式动漫的人物实现面部优先功能,说明佳能已经增加了旗下相机的面部识别能力。 三、快速操作指南: 顶部的按键和S3 IS相比,没有太多变化,使用过佳能数码相机的用户都能很快上手。
独立一个的摄录短片按钮依然健在,拍短片和拍照分开操作其实是非常便利的,可以在拍短片期间随时以最高分辨率拍摄照片,这是只有佳能才提供的功能。十字键的体积虽然缩小了,但按键比S3 IS要柔软,手感更加舒适,而把曝光补偿设置上“上方向键”,则减少了菜单操作。
一键打印从S3 IS相机屏幕右侧移动了EVF左边,同时按键的手感都好了不少,不会出现用力才能按下的情况。
与S3 IS相比,S5 IS的拍摄和回放菜单都没有大变化,但LCD面积增大后让拍摄取景及回放都更加方便。
S5 IS的设置菜单在加入新功能后,显得更为繁杂,而且很多都与对焦有关,或者佳能该使用图形界面,或者如单反那样使用分级菜单。 四、PConline评测室性能测试: 1、12倍光学变焦镜头评测: 佳能S5 IS使用了和S3 IS相同的12倍光学变焦镜头,最让人遗憾的是依旧只有36mm广角,与索尼H9的31mm,奥林巴斯SP-550UZ的28mm广角,还是有着让人无法忽视的差距。但相对而言,广角端的畸变、边缘下降等问题,则可以控制得更好,看来佳能依旧坚持以画质为先,并不打算引入广角到大变焦DC上。 佳能S5 IS镜头畸变评测:
广角端的畸变是任何大变焦镜头都无法避免的,由于S5 IS的广角端等效135相机的36mm广角,桶形畸变控制得还算可以;长焦端则基本没有枕形畸变现象。 佳能S5 IS镜头广角端长焦端画质评测:
作为大变焦DC,S5 IS在广角端依然有不足,细节显得不足,不过边缘劣化并不明显,没有出现其他相近机型经常的出现中央与边缘差别太大的情况。长焦端在细节方面有不少改善,800万像素的画面比起600万像素有了长足的进步。 2、感光度噪点评测:
使用DIGIC III影像处理器后,S5 IS在高光度噪点控制方面做得更好,更加入了ISO 1600。不过受制于较小的1/2.5英寸CCD,噪点仍然显得较多,ISO 400开始出现了比较多的噪点,尤其在暗部。ISO 800开始有颜色减淡的现象,噪点以单色为主,但画面细节仍比较充分;ISO 1600的实用意义已经不大,颜色减淡外,噪点也非常多。 虽然很多网友呼吁厂商使用更大面积的CCD,但使用大面积的CCD,长焦的距离就会缩短不少,同时成本、体积等都会有不少上涨,所以现在厂商推出的大变焦相机依然是1/2.5英寸CCD为主流。不过也可以看出,1/2.5英寸CCD对于800万这样的高像素,已经是力不从心。 3、白平衡还原评测:
佳能S5 IS提供的白平衡选项和S3 IS一致,包括自动、日光、多云、钨丝灯、荧光灯、荧光灯H、闪光灯和自定义共八种。评测环境是以钨丝灯为光源,可以看出钨丝灯白平衡提供了相当准确的还原,自动白平衡则稍偏暖。佳能本来就在白平衡这方面做得相当好,而使用DIGIC III影像处理器后,佳能DC的白平衡还原更显准确。 五、实拍样张分析: 1、风景样张:
由于佳能S5 IS广角端等效135相机的36mm,视野比较狭窄,拍摄风光时容易受到限制。广角端不够广,换来的就是稍好一点的画质(与其他大变焦DC相比),广角端的紫边问题并不严重,只有100%的时候才感觉到影响。
像素提升后,对于一些复杂的细节的表现力,确实更加优秀。马路上起伏不平的纹理也能清晰显示。 2、人像样张:
人像样张来说,肌肤、嘴唇的质感还算理想,小孩流口水的嘴唇有一种水的光泽。由于镜头的解释力较低,杂乱的头发显得混杂在一起,也是大变焦镜头的通病。 3、微距样张:
佳能S5 IS在广角端提供了0cm超级微距,虽然完全贴上物体的0cm作用并不是很大,但说明它在很短的距离内也能实现自动对焦,经过使用发现,无论光线强弱,S5 IS都能极快的对准焦点,而且基本上不会对错。从样张可以看到,极近距离时,花粉粒纤细毕露。
比较遗憾的是S5 IS长焦端最近对焦距离为90cm,放大倍率不足,只能依靠高像素来弥补。 4、夜景样张:
佳能S5 IS维持了佳能DC容易出星芒效果的特点,六角形的星芒也相当好看。ISO 80提供了比较纯净的画质,长时间曝光后的降噪过程也十分快,一般2-3秒左右即可完成。 六、PConline评测室总结与更多样张下载: 佳能S5 IS是继索尼H9后又一款长焦DC市场上的惊雷,同样显示出新长焦时代的王者风范,相信用户也很想知道两者之间到底有何差别,PConline评测室将会在近期送上详尽对比评测。 讲回S5 IS,在机身设计上,改善了很多S3 IS存在的问题,例如按键手感不好、可旋转LCD面积较小等;在功能上,加入DIGIC III后,功能大大丰富,尤其在对焦方面加入了面部识别(并且是佳能DC中最先进的系统),更提升了速度和准确率;高ISO的噪点控制更加理想,这些对用户都是非常好的。 作为一台大变焦DC,S5 IS依旧收到镜头质素的制约,画质的表现明显不及同样使用1/2.5英寸800万像素CCD的IXUS 950 IS,并有一定的紫(绿)边现象。有许多消费者可能不理解购买S5 IS、H9的用户,认为购买数码单反会更好,但实际上,数码单反上使用的大变焦镜头,大部分价格都在2500-3000之间,画质上是有一定的提升,但牺牲了更多的金钱、体积和重量,对于大部分画质要求不算十分严格的驴友来说,购买长焦DC还是划算的买卖。近期上市的DC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低价入市,S5 IS上市的价格大约是3500-3700之间,还是有着相当的市场竞争力。 更多样张下载(均可点击查看保留EXIF原图): 13回顶部 七、详细参数列表:
|
鏀惰棌鎴愬姛鏌ョ湅鏀惰棌>>
正在阅读:长焦与画质的均衡 12倍光变防抖佳能S5 IS评测长焦与画质的均衡 12倍光变防抖佳能S5 IS评测
2007-06-12 19:07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chenc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