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 Lumix FZ8的定位较为低端,以入门级的摄影爱好者为目标,不过配置上显得相当不俗,1/2.5英寸700万像素CCD是一个相对理想的比值,像素不会过密导致画质下降太多。12倍光学变焦徕卡镜头,最大光圈2.8-3.3,配合强大的MEGA O.I.S光学防抖,光学素质有保证。虽然操控方式比较偏重入门,没有采取传统的转盘操作而使手感下降不少,但其他拍摄性能完全是水准以上的配置。 点击进入样张库浏览评测样张 画质上来说,和其他松下DC比较类似,颗粒感稍重,细节不够。此外高ISO表现相对一般。作为入门级的全手动DC,以体现摄影乐趣为主攻方向,画质并没有太重视。
一、整体外观: 松下 FZ8整体外观(点击放大) 松下 FZ8的机身设计比较轻薄,体积为112.5 x 72.2 x 79.0 mm,重量为310g,任何用户都能轻松握持。手柄包有蒙皮,提供了舒适的手感,镜桶比较突出,也为左手承托提供了位置。外形在专业与小巧之间取得平衡,机身接缝比较紧凑,2.5英寸的LCD显得有点大但不突兀。操作按键集中在右手,左方仅有一个按钮用于弹起闪光灯。 松下 FZ8的12倍光学变焦镜头 FZ8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这枚12倍光学变焦的徕卡镜头,最大光圈也达到了2.8-3.3,虽然不是恒定光圈,不过如此大变焦的镜头能有如此大光圈已经相当难得。作为一款低价全手动DC,配置这样素质的镜头算得上是十分厚道。此外还有MEGA O.I.S.光学防抖,配合大光圈即使是432mm端也可以轻松拍摄。 松下 FZ8机身接口 机身接口比较简单,只有数码输出和电源连线。整台FZ8的设计都是以够用好用为原则,并没有太多花俏的功能。 二、特色技术: 1、MEGA O.I.S.防抖 可以说,松下的MEGA O.I.S.防抖几乎成了金漆招牌,防抖效果无容置疑。一般来说都可以降低安全快门两档左右。为了再次验证其防抖效果,这次进行了对比测试。本次邀请了较少使用专业器材的同事silly thing(近期文章:《魅族Music Card隆重登场》)和PConline评测人员进行防抖作用的对比。
松下 FZ8防抖对比 对比测试的环境是弱光下以长焦端(实际72mm,按135相机换算为432mm)对着ISO 12233分辨率标版拍摄。使用快门优先锁定速度为1/40,按照实际焦距,大约是低于安全快门两档。使用防抖模式一,以站立姿势拍摄,使用EVF,握持方法为普通右手握手柄,左手承托镜头。silly thing与自动对焦各自的成功率为3/10、7/10(以100%放大不模糊为准),不开防抖时silly thing成功率为0/10,自动对焦为4/10。 从这个对比测试可以看出几个问题,一是防抖可以较大程度上保证一般用户拍摄出清晰的照片,但因为普通用户没有经过训练,手抖的程度比较大,成功率较低;对于经常使用相机的人来说,即使不开防抖也能得到较高的成功率,开了防抖则使可用照片的数量有了不少提升,虽然部分照片仍有模糊,在缩小后再锐化一下已经足够用于普通场合。 2、长焦微距功能 多数DC提供的微距功能都在广角端发挥作用,而FZ8除了在广角端提供5cm微距外,还在长焦端提供了1m微距。FZ8在长焦范围内的最近对焦距离为2m,只有使用最长焦端时才能开启1m自动对焦功能,这时可以得到比2m对焦时更大的放大倍率,接近于5cm微距时的放大倍率。
微距摄影的时候,自动对焦比较难定为,建议使用手动对焦,手动的时候屏幕中央会出现放大区域,并且可以选择画面的任意区域作为对焦点选择,再手动慢慢调整,最大光圈的时候景深非常浅,LCD调整还是有点困难。从上图可以看出,长焦端的放大倍率和广角端很接近,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至于景深状况其实是差不多的,只是广角端改变了角度,使得景深看起来比较大。 3、RAW格式拍摄 除了全手动功能,松下还第一次在FZ系列的低端型号增加了RAW拍摄模式,不过生成的文件体积比较大,有11MB,还附带一张中等质量的JPG用于预览。经过试用,发现暂时只能使用随机附带的SILKYPIX 2.0SE才能解开,同时画质上升空间比较有限。RAW转换JPG为了突出其可调整的优势,选择了增加对比度、锐度和饱和度。
总的来说,RAW的主要改善在于:1、红色的细节比较明显,JPG拍摄时基本上模糊成一片;2、整体细节有了一定提升,无论高光、中间调和暗部的细节都更加明晰。因为一般数码相机的影像传感器CCD对于红色、紫色都比较容易丢失细节,所以FZ8在红色较多的画面中会有较大优秀,但普通使用时差别不会太明显。 三、快速操作指南: 松下 FZ8机身按键指南(点击放大) 松下 FZ8的操作比较贴近习惯数码相机的用户,键位的设置和松下的其他数码相机相当一致,与FX卡片系列所不同在于加入了一个五维键用于调整各项参数。手机式的操作也有利于数码年代才开始摄影的用户简单上手,偏向于传统转盘操作的老用家可能会不太习惯。 拍摄界面中参数显示比较中规中矩,由于五维键在不同情况有不同作用,特意设置了操作提醒。整体布局和松下旗下的DC都十分类似,有相关经验的用户可以很快上手。 拍摄选项与LCD模式 作为一台全手动DC,拍摄前的可调整项还是很多的,可以选择三种质量进行照片拍摄、可以调整色彩效果(如同增加数码滤镜),还可以细微调正锐度、饱和度等设定。对于没有配置翻转LCD的FZ8来说,三种LCD模式可选还是非常有用的,这项技术也应用到松下各种机型当中,效果可以参考过往的松下FX50评测。
白平衡模式与细调 FZ8提供了比较多的白平衡模式,而且可以进行两轴微调,以获得更准确或个人风格的白平衡。
多种拍摄模式 FZ8定位于易用的家庭DC,所以有丰富的预设拍摄模式,初学者都可以轻松上手。 四、PConline评测室测试: 1、12倍光学变焦镜头畸变和变焦效果: 广角端微距畸变情况 长焦端畸变情况 可以看出,广角端微距有比较明显的桶形畸变,毕竟实际焦距为6mm;长焦端几乎没有畸变情况,说明徕卡镜头还是有素质保证的。
廉价的带防抖长焦手动机型总是会受到市场的追捧,FZ8在广角和长焦上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2、各档感光度噪点评测:
通常情况下FZ8只有100-1250合计5档可调,在高ISO模式下可以使用ISO 3200,不过噪点表现比较糟糕,实用价值很低。作为一台入门级别的手动DC,FZ8在控噪能力上和普通DC并没有太大差别,亮部会比较好,但暗部的噪点会相当多。ISO 800开始出现细节损失,而且带有变色现象,ISO 1250的时候,暗部的噪点有点难以接受。所谓的有得有失吧,以较低价钱获得一台手动功能丰富的相机,自然在整体素质上不能过于苛求。 3、白平衡评测: 自定义白平衡 钨丝灯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 白平衡的评测依然是使用钨丝灯作为光源,FZ8提供了自定义设置白平衡,而且备有两组选项用于记忆。设置钨丝灯白平衡时还原也十分准确,而使用自动白平衡则会偏红以及有点发白,自动白平衡的准确性一般。 五、实拍测试: 1、风景样张: 光圈:F8 快门:1/30 sec ISO:100 曝光补偿:-1/3EV(点击查看原图) 因为最近广州持续浓雾,能见度相当不佳,只能偶尔看见不太蓝的蓝天,拍摄本张样张的时候使用了偏振镜以保证蓝天,略微欠曝。FZ8的紫边相当少,可以查看样张库的更多样张,各种情况下紫边都基本上可以忽略。
光圈:F3.6 快门:1/80 sec ISO:200 曝光补偿:0 EV(点击查看原图) 人像的皮肤质感还原不是太好,可能由于FZ8的细节表现能力比较一般,导致皮肤质感下降。与表现较好的环境对比起来,人像的落差有点大。 3、微距样张: 光圈:F5.6 快门:1/13 sec ISO:100 曝光补偿:-2/3 EV(点击查看原图) 这是长焦端大光圈微距,相对净色的蝴蝶细节表现较好,但色彩杂乱的叶子尖端细节就显得相对较差。长焦端时背景虚化还是比较油润的。长焦端的微距比起广角端要出色一点,方便的手动对焦也让构图比较方便。
光圈:F8 快门:6 sec ISO:100 曝光补偿:0 EV(点击查看原图) 从夜景来说,可以自由设定相片的风格和白平衡是很有用的,这张照片使用了“COOL”色彩效果,获得偏冷的色温,更能表现入夜时的气氛。镜头的星芒效果不会很夸张,整张夜景的气氛比较真实。不过存在暗部的噪点较多的情况,拍摄后机身会进行大约5秒的降噪处理。 六、PConline评测室总结: 松下 FZ8主要定位是享受摄影乐趣的家庭用户,具有充足的手动功能和易于理解的操作方式,配合较高素质的防抖12倍变焦镜头,可以满足多种需要。FZ8虽然是入门级别的全手动机型,但手动功能涵盖方方面面,甚至支持RAW拍摄,比较可惜的是画质一般,还是以家用为主打。 1/2.5英寸的720万像素CCD,取得了画质与成像面积比较恰当的平衡,不过细节欠丰富,高ISO噪点也稍多,使用RAW模式拍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12倍光学变焦徕卡镜头,缺少了松下自豪的28mm大广角,不过强大的镜头性能和出色的防抖效果让人满意。18.8万像素的EVF和2.5英寸LCD,加上三种LCD取景模式让拍摄比较方便。 相机内的设置相当丰富,白平衡微调、色彩模式微调等一般只出现在单反的项目都具备,可以拍摄RAW格式是FZ8相比FZ7最大的提升之处。整合了多项松下先进技术的FZ8是一款相当成熟的摄影入门用机。
八、松下FZ8详细参数列表:
|
正在阅读:入门手动新秀 12倍光变防抖松下FZ8评测入门手动新秀 12倍光变防抖松下FZ8评测
2007-03-28 17:00
出处:PConline
责任编辑:chenc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