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最新推出的搭载Digic III高速影像处理器和IS光学防抖功能的A570 IS,定位稍高于入门级家庭用机A560,拥有全手动功能。Digic III高速处理、人脸检测技术、IS光学防抖、ISO 1600高感光度拍摄,似乎A570 IS集齐了佳能最新的技术了,再加上A系列一向的受欢迎程度,A570 IS会不会也成为受关注的热门呢? 佳能 A710 IS 与 A570 IS两款拥有IS光学防抖镜头相机 肯定会有不少人拿A710 IS与A570 IS作比较,因为两者都拥有IS光学防抖镜头。但是A570 IS相对A710 IS,光学变焦只有4倍,光圈范围也不同,镜头上比A710 IS缩水不少。但是A570 IS搭载了佳能最新的Digic III高速影像处理器,拥有人脸检测功能和ISO 1600高感光度拍摄能力,相对A710 IS也有不少优势。其实A570 IS更像A560增加了IS光学防抖功能和全手动功能的版本。为了与A560拉开距离,A570 IS增加了全手动功能和一些比较实用的功能,在下文会有详细说明。 点击进入样张库浏览评测样张 之前佳能A系列,一直没有什么特色功能,但在一片高感光、大广角、大变焦、光学防抖、大屏幕、面部识别等等大潮下,却是卖得最好的系列。其原因可能就是A系列一向的均衡性能以及平易近人的价格。在Digic III处理器时代,佳能在其机型上新增了不少功能,人脸检测、高感光等都是很实用的功能,A570 IS更搭载了佳能的看家本领IS光学防抖功能。在A5xx这样的主攻家庭用机的机型上能有光学防抖功能,算是佳能的一大改进。希望佳能以后能把IS光学防抖功能向更多机型普及。 一、佳能 A570 IS 外观: 佳能 A570 IS整体外观 A570 IS外观与刚评测完的A560十分相似(事实上A5XX系列的机身外观都是差不多的),虽然外形是十分经典,但是未免过于相同了。而且只有银色机身可选,要是清一色银色的A5xx系列放在一齐,那是“何其壮观”啊!机身稍厚,但还算是小巧。外壳采用的是工程塑料,外有仿金属涂层。但奇怪的是金属质感还没有A560那么强,机身上的夹缝也比A560要明显和粗糙,不够平滑。希望这只是个体情况。 拥有凸出的手柄,使A570 IS的握持感觉比一般卡片机要厚实。但是在手柄上和机身上都没有设置防滑措施,手感相当的“滑溜”,与A560的情况一样,都是不适合单手完成菜单操作和拍摄。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最好能穿上手绳,万一手上有汗,机器滑了下来也有个保障。 在机背上还是那块2.5英寸、11.5万像素的LCD,这已经在很多A系列机型甚至其他佳能采用2.5英寸LCD机型上出现过。像素偏低是这LCD的缺点,显示效果与主流23万像素的LCD相比,缺乏不少细节。强烈光线下的显示效果也降低不少。有不少网友已经埋怨佳能DC上的LCD效果了,普遍都是说像素偏低的情况。不过这块LCD也有可取的地方,其颜色比较准确,基本没有偏色的情况,另外可视角度也达到不错的水平。幸好A系列一直都保留着光学取景器,在电池短缺或者LCD在强光下显示不清的时候,还有派上用场的机会。不过要是让笔者选择,还真希望把光学取景器取消,而换上高像素的LCD。 佳能 A570 IS的防抖镜头设计 尽管同样是搭载IS光学防抖功能,但A570 IS与A710 IS的镜头是大不相同的。前者是4倍光学变焦,后者是6倍光学变焦(A710 IS多出了长焦端部分,广角端与A570 IS一样都是等效35mm视角),而光圈范围也不一样。A570 IS的镜头,更像是A560镜头搭载IS光学防抖的版本。 4倍光学变焦。等效35-140mm视角,由于有IS光学防抖功能,实用性比A560要高出不少。但在一片广角大变焦外加光学防抖的镜头大潮下,略显落后,对于家庭用户仅仅是“够用”的程度。相信是出于成本控制的原因,佳能一直没有更新A5xx系列的镜头,只是在A570 IS上加了光学防抖功能。不过成熟的镜头除了降低成本之外,稳定的性能也是其一大特点,这将会在后面的样张中说明。 佳能 A570 IS可外接附加镜头 拆下镜头外的环之后,可以装上镜头转接桶,使得A570 IS接上各种外接附加镜头,包括广角附加镜WC-DC52、长焦附加镜TC-DC52A、近摄镜250D,使用弹性增强了不少。 佳能 A570 IS的电池舱和存储卡插槽 A570 IS采用AA电池和SD卡的组合,算是现时最廉价的组合了,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完全符合A570 IS的定位。电池仓和储存卡的位置设置都很合理,电池仓盖有双重固定梢,感觉很可靠。耗电量方面,笔者使用一对2300mAh充电电池,在反复开关机、频繁变焦和回放的情况下,拍摄了335张照片,耗电量算是比较合理。得益于Digic III的使用,A570 IS的卡读写速度十分快。以格式化一张2G SD低速卡来说,A570 IS只需要2秒不到的时间就完成格式化,而采用Digic II处理器的A710 IS却需要差不多10秒才完成。 二、特色技术: 1、IS光学防抖功能:
佳能的看家本领,IS光学防抖功能正式搭载在入门级的家庭用机上,可谓是一大改进。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IS光学防抖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就完全不同了。除了在镜头长焦端上能稳定图像,就连广角端也有很大稳定效果,不像坊间所说的只有长焦端才有效果。上面两张100%截图是在地铁站内拍摄的,当时只有一盏荧光灯作照明,光线比较昏暗。两张图片拍摄参数完全一样,区别只是有否打开IS光学防抖(开/关IS各拍摄5张照片)。打开防抖后在1/5秒慢速快门下仍能稳定成像,不开防抖就完全模糊了。IS光学防抖功能能大大提高在昏暗环境下的拍摄成功率,作用十分明显。而且A570 IS的防抖选项依然提供“常开”和“摇摄”两种模式,不会因为是低端机器而在功能上缩水。
佳能A570 IS面部优先自动对焦(示意图以印刷品为拍摄对象) 富士力推的面部对焦技术带动起一片“不丢脸”的热潮,A570 IS也顺应潮流,提供Face Detection(面部检测)功能。除了面部对焦(AF)外,还会根据面部的亮度自动调整曝光(AE),在使用闪光灯时候还会自动调节闪光输出量(FE),从而提供全面的人脸检测功能,比纯粹的面部对焦更加实用。 通过实测,A570 IS对正面面向镜头的人脸,能够正确辨认并且能自动追踪,准确率很高。但是对于侧面面向镜头的人脸,识别率就降低了很多,超过45°的侧向,就基本检测不到了。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被摄者低头的时候。不过拍摄侧脸或者低头的机会不多,A570 IS的面部优先自动对焦功能还是很好用的。 3、数码长焦附加镜功能: 未使用数码增距的照片(点击查看原图) 数码长焦附加镜功能是佳能采用Digic III处理器之后,家用机普遍新增的功能。一般DC镜头都不是恒定光圈的设计,在长焦端光圈变得很少,快门速度自然要相应延长,尤其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相机的抖动而使拍摄出来的画面模糊。 一般数码变焦都是在镜头变焦到最长焦端之后才开始的,而数码长焦附加镜功能就是反其道而行,先进行固定倍率的数码变焦,也就是在广角端也能数码变焦,镜头整个焦段都进行了放大。出来的效果,使相机可以在“相对的长焦端”进行大光圈拍摄(广角端变长了),保证通光量的前提下提升快门速度。得益于Digic III的处理,数码长焦附加镜的效果比起单纯Photoshop的插值增大效果要好。
上图均可点击放大查看原图,可以看出在数码增距镜模式下,能够以更大的光圈捕捉远处的主体,对于画质要求不高的家庭用户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三、快速使用指南: 佳能 A570 IS按键操作指南 A570 IS的按钮是经典的佳能A系列风格,虽说机身与A5xx系列十分相似,但是在按钮上却与A710 IS一样,相信是因为要控制全手动功能。所有按钮上都有相应的图示,让人一看就知道该按钮的功能,基本上不用看说明书。按钮的软硬适中,手感不错。但是模式转盘却“一如既往”的生涩,手感偏硬,而且转动时候发出的声音比较大,在安静的环境下会比较扰人。而且笔者觉得“拍摄/回放转换”键的设计,不及A560的“拍摄/回放软键”设计方便。在回放的过程中,A560只需半按快门就可以回到拍摄模式,而A570 IS却需要把拍摄/回放转换键切换到拍摄模式,才能继续拍摄。另外,A570 IS的变焦杆反应较慢,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 值得一提的是,A570 IS可以把打印/共享按钮自定义为其他一些功能,例如ISO感光度调节、白平衡调节、数码长焦附加镜设置、覆盖显示、关闭LCD。虽然能自定义的功能并不多,但也令按键的使用弹性增加了不少。笔者就喜欢将该按键自定义为数码长焦附加镜设置,在拍摄过程中能轻松使用数码长焦附加镜,而不需进入菜单设置。
佳能 A570 IS 拍摄界面 A570 IS的拍摄界面跟A系列的其他机型差不多,信息分布在屏幕四周,可以详细知道机器的拍摄状态。常用的曝光补偿、白平衡等设置都放在FUNC菜单里面,设置很方便。值得注意的是FUNC菜单里面的“我的色彩”功能,里面除了“鲜艳”、“旧照片”、“黑白”模式外,还新增“自定义色彩”模式,允许用户自行调整照片的反差、锐度和颜色饱和度,调整弹性比较大。
佳能 A570 IS功能菜单 面部优先智能自动对焦和数码长焦附加镜等功能出现在A570 IS的主菜单中,而且还有安全闪光曝光和安全手动对焦等功能。安全闪光曝光即闪光灯闪烁时,相机自动更改快门速度或光圈值以避免过渡曝光和清楚场景中的亮点。安全手动对焦即使用手动对焦进行粗略的对焦,然后相机从该对焦位置自动进行更加精确的对焦。在手动对焦之后半按快门,对焦将自动并且精细地转向最佳的对焦点。之前也提及过,打印/共享按钮可以自定义为其他功能,人性化的设计对快速调节相机参数有很大帮助。
佳能 A570 IS回放菜单 A570 IS在回放模式下能显示详细的图片信息,包括直方图、曝光参数,文件大小等等,内容详细程度比美数码单反。可惜的是,A570 IS依然不能在相机中对图片进行润饰,只有区区的红眼校正和旋转图像两项。类似索尼Bionz处理器的多种效果虑镜处理,都没有出现。对于家用DC来说,缺乏类似的润饰功能确实对可玩性打了不少折扣。 四、PConline评测室测试: 1、感光度噪点测试:
佳能 A570 IS各档感光度噪点对比图 使用相同的CCD、相同的处理器、相同的镜头(A560只少了IS光学防抖),A570 IS与A560的感光度噪点表现几乎一样。在低感光度时画面纯净度比较高,比较细腻,ISO 200以下都是相当好。但到了ISO 400就开始出现大量的红绿杂点,ISO 800变得更加严重。ISO 800时候同比索尼W90,噪点更加多。ISO 1600的时候,拍摄的照片基本是“勉强可用”的水平,结块现象严重。机身降噪功能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但相对的,高ISO时候的细节就得到了更多的保留。相对于Digic II时代的佳能A系列,入门级的A570 IS也提供了以前没有的ISO 1600功能,在拍摄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还是十分有用的,不过在1/2.5英寸的CCD上面集成710万像素,噪点水平实在难以有很好的表现。总体来说,高ISO噪点水平一般,噪点较多。 2、白平衡测试: 自动白平衡 白炽灯白平衡 手动白平衡 测试环境的光源是钨丝灯(白炽灯)。A570 IS的自动白平衡跟A560一样准确,只有稍微的偏暖,再次显出佳能在自动白平衡上的优势。A570 IS除了提供自动、日光、阴天、白炽灯、荧光灯、荧光灯H、自定义这几种白平衡,还提供了潜水白平衡。不过有谁会带A570 IS去潜水呢?外加昂贵的潜水外壳,并不是太多人承受得起。 五、实拍样张评测: 1、风景样张 光圈: F3.5 快门: 1/30 sec ISO: 200 曝光补偿: 0 EV(点击查看原图) A570 IS继承了佳能A系列一向的高画质。在风景拍摄中,尽管天气一直是阴雨绵绵,但是A570 IS对环境细节的刻画十分细致,画面中的树叶依然清晰可辨。拍摄时使用了内置的鲜艳模式,树叶的绿色表现得十分“新鲜”,感觉很讨好。 光圈: F8 快门: 8 sec ISO: 80 脚架上拍摄(点击查看原图) 首先要对大家说明的是,由于连续整个星期的阴雨天气,使得夜景拍摄变得困难,很难拍摄到好的景色。不过A570 IS在这样的情况下,表现算是及格。跟A560一样,夜景拍摄时候画面细节缺失不少,画面很多部位都是模糊的。不过值得赞扬的是,自动白平衡比较准确,就算在上面这样的混合色温的环境下,自动白平衡也能得到比较自然的色温。 3、微距样张 光圈: F6.3 快门: 10 sec ISO: 80 脚架上拍摄(点击查看原图) A570 IS最近对焦距离为5cm,在规格上比其他同类机型的1cm微距要逊色不少。不过实际使用时候还是能胜任一般的微距拍摄,而且还能使用数码长焦附加镜功能继续增大放大倍率,这会在下面说明。A570 IS在微距拍摄上对细节的刻画属于中游水平,没有太精细的画面。 通过1.9倍数码长焦附加镜进行微距拍摄(点击查看原图) 由于A570 IS的微距对焦模式只能在广角端实现,稍微向长焦端变焦都会使镜头不能准确对焦,所以一般的数码变焦功能不能使用。还记得上面提及的数码长焦附加镜功能吗?该功能可以在广角端进行数码变焦。经过1.9倍的数码长焦附加镜放大后,得到较大放大倍率,而且依然能维持较好的画质。这是数码长焦附加镜的另外一个用途。 六、PConline评测室总结: 佳能A570 IS拥有佳能A系列一向的特性:高品质、较好的画质、性能均衡。很高兴能看到佳能“高贵”的IS光学防抖能下放到入门级家庭用机这一层次,证明佳能野心逐渐扩大,有意继续扩大其市场份额。IS光学防抖、人脸检测、高ISO再加上Digic III的高素质影像处理,A570 IS算是性能全面的机型了。尤其是IS光学防抖,使得拍摄成功率提升不少。而人脸检测技术高效而实用,相信会吸引不少喜欢新功能的买家,对初学者拍摄也有很大帮助。虽然A570 IS仍然有不少缺点,但瑕不掩瑜,相信只要售价合理,A570 IS会是佳能A系列又一个销售热门。 纵观A570 IS在各大商铺的上市售价,却有点令人不满意。2150元的价钱没有竞争力,也没有与其IS兄弟A710 IS拉开距离,相信降价空间会很大,喜欢A570 IS的朋友不妨稍等一下。 更多样张(均可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进入样张库查看原图 七、佳能 A570 IS详细性能列表:
|
闂佽 鍋撻柟顖滃椤ユ垿鏌熺€涙ê濮囧┑顕嗘嫹闂佸搫琚崕鍐诧耿閸涙潙缁╅柟顖滃椤ワ拷>>
正在阅读:画质更佳!4倍光变防抖佳能A570 IS评测画质更佳!4倍光变防抖佳能A570 IS评测
2007-04-11 09:08
出处:PConline
责任编辑:chenc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