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L1样张预览
一、整体介绍 松下L1官方宣传图 松下L1支持4/3系统所有镜头,镜头转换系数为2.0倍。最大分辨率为3136x2352。ISO为100/200/400/800/1600。快门为60-1/4000秒。拥有和奥林巴斯E-330一样的实时取景功能,机身背面采用了2.5英寸的LCD显示屏。搭载超声波除尘系统,由于使用了新的Venus第三代引擎,降噪能力大幅度提高,结合Live MOS传感器可以实现惊人的画质和响应能力以及快速连续拍摄等多种功能。L1还采用了超声波过滤器除尘系统,在更换镜头时不必为灰尘进入相机而担心。具有程序自动曝光、光圈优先、快门优先以及全手动等曝光模式,具有手动调节ISO感光度以及自定义白平衡的功能。还内置了几种色彩模式,可以模仿不同胶片的效果,有鲜艳模式、自然模式、以及适合拍人像的照片模式,同时还有3种不同的黑白效果。 松下L1暂时只以套机发售,配套的镜头是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徕卡镜头LEICA D VARIO-ELMARIT 14-50mm F2.8-3.5 ASPH。松下L1支持目前最新的SDHC大容量存储卡;采用了DMW-BL14锂电池,容量1400毫安。根据CIPA标准,在使用带MEGA O.I.S.功能镜头时可拍摄450张照片,搭配其他镜头的话可拍张数将有所提升。
松下L1外观图(点击放大) 从整体外观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款相机所发散出来的浓郁的复古味道。规规矩矩的方形黑色机身棱角分明,把手的地方大面积覆盖着厚厚的蒙皮,还有镜头上那一道光圈转环,无不充满着上世纪中叶的设计风格。如果将莲花型的镜头遮光罩改成徕卡那种方形遮光罩的话,那这款相机就显得更加充满徕卡味了。 3回顶部 松下L1机身正面 从机身的前面观看,这款相机和奥林巴斯之前推出的E300、E330都很类似,尤其是横向运动的反光板更是如出一辙。 徕卡M6机身正面 不过,如果将松下的L1和大名鼎鼎的徕卡M6放在一起相比较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松下L1在外观设计过程中还是借鉴了不少徕卡经典旁轴相机的经验的。所以松下在推出这款相机的时候宣称L1拥有徕卡的血统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现在在数码影像领域,松下和徕卡可谓是一对棒都打不散的鸳鸯了。 松下L1的镁合金框架 松下公司推出的这款L1数码单反相机在材质方面可谓讲究,在目前塑料机身大行其道的今天使用镁合金作为相机的主要构材,不仅大大增强了机身的坚固耐用程度,而且镁合金的金属特性也使得机身显得较为轻便。 小结:松下L1在整体外观方面散发着浓浓的复古味道,在装载了现代电子设备的机身上又融合了徕卡传统经典旁轴的设计风格。机身外部大面积的蒙皮以及镁合金材质构材宣示了这款相机的尊贵身份,在做工细节方面也是非常的精致。 二、特色分析 1、使用Live View液晶屏实时取景
松下L1可以实时LCD取景 松下L1的一大特性就是采用一块750万像素的LIVE MOS传感器,使这款相机具备了通过液晶显示屏实时取景的能力。数码单反相机实现实时取景的方式最早是在奥林巴斯E-330上实现,但是奥林巴斯E-330的实时液晶取景是通过第二块感光元件来进行的,松下L1则是通过同一块感光元件进行. 在按下Live View按钮进行液晶取景的时候,相机的反光板必须先抬起取景,在按下快门的时候放下反光板又再次抬起,所以在使用液晶取景拍摄的时候会不断地听到反光板频繁运动的声音,这让人不免有点心疼。另外在液晶取景的时候,在光线不足的地方会显得亮度很暗,而且不会根据当时的曝光参数来改变亮度,“所见即所得”能力有点欠缺。 2、OIS光学防抖技术 松下L1镜头上的MEGA O.I.S.开关 在松下公司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上面,其独家的MEGA O.I.S.光学防抖功能已经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于是这款松下L1套机的身上也出现这项松下的看家本领。和松下公司之前的数码相机一样,在其数码单反相机上面的防抖装置也是配备在镜头上的,原理也是如出一辙,通过MEGA O.I.S.浮动镜片的相对移动来实现图像的稳定。 MEGA O.I.S.防抖原理 从上图的动态演示可以看出,通过镜头内MEGA O.I.S.镜片的相对移动,可以实现光学防抖功能。实际使用的时候可以发觉这套防抖系统的确很优秀。
MEGA O.I.S.防抖效果评测 我们特地对这款镜头的防抖功能加以评测,当时的拍摄参数为50mm焦距(等效100mm焦距)、1/2秒快门,远远低于安全快门值。但是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在开启了OIS光学防抖的情况下,图像稳定性明显优于关闭OIS光学防抖的情况。 3、两段式内置闪光灯设计 松下L1两段式内置闪光灯 松下的这款L1数码单反相机的内置闪光灯显得与众不同,这款内置闪光灯在弹起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弹到最高的位置,而是分为两个阶段的动作来弹出。第一阶段弹起的位置比较低,但是闪光灯灯头所对的方向并不是正前方,而是斜向上方(也就是摄影学中所讲的“跳灯”),这样就有利于使用反射灯光来减少所拍摄物体的阴影,营造出较为柔和的闪光灯效果;弹起的第二阶段闪光灯将弹到最高位置,灯头方向指向相机正前方,以获得更大的照射功率。两种方式的闪光灯各有其优点。 松下L1第一段内置闪光灯拍摄 使用闪光灯弹起的第一阶段(跳灯)拍摄,光线比较柔和,物体的色彩还原比较正确忠实,而且在拍摄物体的背后没有出现明显的阴影。 松下L1第二段内置闪光灯拍摄 使用闪光灯弹起的第二阶段(直射灯)进行拍摄,光线比较硬,物体所受照射的亮度不够均匀,而且在拍摄物体背后留下的阴影也比较明显,但是在拍摄较远物体的时候可以获得更为强大的输出功率。 三、外观细节 松下L1卡口外观 在松下L1的镜头卡口周边,我们发现了可以象征这款相机身份的各种标志,比如右上角的“4/3系统”标志以及右下角的LUMIX系列的标志“L”。在机身前部的把手位置大面积覆盖着厚厚的蒙皮,在改善手感的同时也昭示了高贵的身份。 松下L1横向反光板设计 从反光板的设计可以看出,松下L1的反光板设计和奥林巴斯E-300、E-330的设计如出一辙,均为横向运动设计,这样也有利于营造出较为低平的机身。所以说L1是松下、奥林巴斯以及徕卡三家的混血儿不无道理。在反光板上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焦屏的投影,可以看出这款相机的对焦点只有三个,比较简单。这样少的对焦点选择出现在如此高贵的一款机身上显得有点遗憾。 松下L1手把部分蒙上了皮革 机身前部面板的左边把手位置明显地向前突出,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握持手感和稳定度,而且把手位置厚厚的蒙皮也在更好改善了手感。不过由于机身较为低矮,所以手大的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有点别扭,不过手感这个东西也是见仁见智的了。 松下L1复古式快门转盘 在手柄位置的顶端,也就是相机转盘的传统“自留地”了,不过这个转盘和其它品牌的相机转盘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在松下L1的转盘上找不到其它厂家机型的PASM以及其它场景模式,而是被一组快门数值所代替。没错,这个转盘的作用就是用来调节快门速度的,松下L1的最高快门速度为1/4000秒,最慢快门为60秒,同时提供了A档自动快门以及B档长时间曝光功能。 松下L1转盘旁的按钮和拨杆 在转盘上还附带了两个拨杆,分别为连拍/定时拍摄模式拨杆以及测光模式拨杆。将这两个功能的拨杆整合到转盘上,明显提高了调整的速度,值得一赞。相机电源的开关位于手柄后面的拇指位置,同样采用了拨杆的开关模式。在手柄顶端还布置了两个FUNC功能按钮,可以自定义其关联功能来实现快捷操作。 7回顶部 松下L1闪光灯同步热靴 相机顶部的外闪热靴位于内置闪光灯的旁边,为四触点模式。它不但可以支持松下自家的DMW-FL500闪光灯,而且还与奥林巴斯的FL系列闪灯兼容。 松下L1的取景器 松下L1的光学取景器相比起其它厂家的产品来显得比较突出,这样的设计使得在拍摄的时候鼻子不容易接触到液晶屏,比较细心而人性化。取景器的旁边有屈光度旋钮,有助于适应各种视力的用户。黑色的橡胶眼罩可以从取景器上卸下,从取景器的形状来看可以接驳各种特殊的取景器,比如方便低机位取景的直角取景器等。这款取景器的放大倍数为0.93倍,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这款取景器在使用的时候感觉亮度不是很足,和其它厂家的同级别的相机比较显得比较暗。在取景器的旁边我们看到了LIVE VIEW按钮,这个按钮可以切换相机通过光学取景器和液晶屏两种方式进行取景。 松下L1背部面板设计 机身背部整合了大部分的按钮,在液晶屏的上方我们可以看到相机的对焦模式也使用拨杆的模式来进行控制,比较方便快捷。在机身背部布置了一块2.5英寸的液晶显示屏,在大小方面也是比较符合目前主流相机的规格的。在分辨率和色彩方面表现均非常出色,甚至在液晶屏上观看图像的色彩显得比在电脑显示器上看还要显得鲜艳很多。在液晶屏的外面覆盖了一块厚厚的仿刮花透明高分子材料,为娇嫩的液晶屏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不过相比起奥林巴斯E-330的上下旋转式液晶屏幕设计,松下L1的夜景取景方式显得单调死板了一点。 松下L1背部面板转轮设计 在机身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半隐藏设计的参数转轮,通过此转轮可以快速调节各种参数的数值以及进行选择。不过相比起佳能等同级别相机背部那块硕大的功能转轮来说,松下L1的这颗转轮还是显得小了一点。 松下L1的电池 松下L1使用一颗1400毫安的锂电池BL14进行供电。在拍摄的时候可以支持大约400张照片的连续拍摄,相比起佳能的BP511A电池来说显得稍微逊色了点,不过用在一般的拍摄中也已经足够。 LEICA D VARIO-ELMARIT 14-50mm/F2.8-3.5 ASPH 松下L1所配备的套头LEICA D VARIO-ELMARIT 14-50mm/F2.8-3.5 ASPH,根据目前官方的报价该款镜头的价格超出了1万元人民币,可谓是数码单反史上最为昂贵的套头了。 松下L1套头外观(点击放大) 从这款镜头的前部可以看出其参数配置,这款镜头的焦距为14-50mm,当装载在4/3系统数码单反相机上时等效焦距为28-100mm,此焦段也覆盖了拍摄中的常用焦段,另外其光圈达到F2.8-F3.5,足以保证充足的进光量。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镜头前端的LEICA标识,昭示着这款镜头拥有着高贵的徕卡血统——虽然仅仅拥有1/2甚至更少的徕卡血统。 镜头采取内对焦设计,这对于装配CPL来讲是一件好事,另外这款镜头的口径达到了72mm,在外观方面足够拉风。作为一款万元以上的镜头,当仁不让地使用金属材质作为镜头卡口的构材,在做工方面严丝合缝,但是并不防水防尘。 松下L1套头的手动光圈环 镜身上除了具备必不可少的变焦环以及手动对焦环外,还在镜头接近底部的地方配备有一个手动光圈环。因为松下L1机身上并没有快捷方便的光圈调节装置,所以通过镜头上的光圈环来进行光圈调节就显得比较快捷了,另外光圈环的出现使得这款镜头的外观更加接近徕卡风格。不过目前4/3系统只有这款镜头具备光圈环设计,其它的镜头装载在松下L1机身上的时候就必须进入菜单进行调整了,这就显得繁琐了很多。 9回顶部 松下L1套头广角端与长焦端长度对比 这款镜头属于外变焦设计,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镜头的密封能力,防水防尘性能应该不会很强。 松下L1套头的遮光罩 这款镜头同时附送了一个做工精细的卡口式莲花型遮光罩,相比起需要另外掏钱购买遮光罩的部分佳能镜头来说显得慷慨了很多。遮光罩那面衬有哑光绒面,有利于减少反光对画质的影响。不过如果这款遮光罩设计成传统徕卡镜头的方形遮光罩的话,会显得更“徕卡”一点。 该遮光罩可以反装在镜头上面,便利性很强。不过在遮光罩反装的时候会遮挡住一部分变焦环,对变焦的操作带来一定的麻烦,也许是设计中所忽略的一点吧。 镜头盖设计方便取下 在这里必须赞一下这颗松下镜头盖,在镜头装载遮光罩的时候,这款中间捏开的镜头盖无论是盖上还是取下都显得比较方便,相比起佳能那种侧面捏开的镜头盖,显得人性化了很多。 LEICA D VARIO-ELMARIT 14-50mm/F2.8-3.5 ASPH的MTF曲线图 以上为这款镜头的光路设计以及MTF曲线图,这款镜头采用12组16片结构,其中2枚非球面镜片(ASPH)。从其MTF曲线来看,无论是锐度还是对比度都非常的出色。这款镜头全焦距时的最近对焦距离为0.29米,指标算是一般。 小结:在机身的细节部分无不透露出松下对这款相机的用心精细,两段式闪光灯以及LIVE MOS液晶屏取景功能更是令用户欣喜不已。支持大容量的SDHC卡进行存储,配备高速USB2.0数据端口,不过电池的续航能力较为一般,液晶屏不能旋转也让人不禁扼腕。所配套的徕卡套头无疑是目前DSLR市场中最高贵的套头了,当然在外观和参数方面也非常不错。 四、操作菜单
松下L1操作菜单介绍图(1) 在松下L1上面也只有一个液晶显示屏,所以机身背后那块硕大的显示屏在拍摄状态下就用来显示拍摄参数了。从界面来看,其风格和奥林巴斯的都有点相似,显示了所有的拍摄参数。在此状态下转动机背转轮,可以直接调整曝光补偿。按动机身顶端的FUNC1、2按钮,可以快捷进入菜单进行调整,用户可以自定义其路径。
松下L1操作菜单介绍图(2) 在白平衡方面提供了各种场景的白平衡以供选择,另外还有两种自定义白平衡,为了追求更为准确的色温还可以使用色温数值K来直接调整。在感光度方面,松下L1的选择显得稍微少了一点,从最低的ISO100到最高的ISO1600中间只有常用的6档调节,划分不够细。
松下L1操作菜单介绍图(3)
松下L1操作菜单介绍图(4) 在录制菜单内,松下L1具备标准、图像、自然以及平滑4种胶片风格以供选择,其实也就是4种不同的色彩饱和度、锐度的组合。其中图像风格的画面色彩比较饱和,对比度较高;而自然风格更合适拍摄风景中的蓝天、绿树题材。各种风格的锐度、对比度以及饱和度都可以自主调整。图像的尺寸选择只有3个级别,而且没有象素的提示,显得稍微欠缺。
松下L1操作菜单介绍图(5) 在包围式曝光拍摄模式中(松下称之为括弧式曝光),用户可以自主调节包围曝光的范围。另外在OIS模式中提供了两种防抖模式,不过这两种模式只有使用L1配合这款套头时才有效,如果这款镜头装载在其它相机上面时,就只能使用MODE 1进行拍摄了。在闪光灯模式中,具备前帘同步以及后帘同步两种模式。
松下L1操作菜单介绍图(6) 在设置菜单中比较平淡无奇,无非是一些时间设置、语言以及显示屏亮度等调节。另外在回放照片的时候,还可以开启“突出显示”功能来提醒用户注意一些欠曝或者过曝的区域。 11回顶部
松下L1操作菜单介绍图(7) 在功能设置中,可以对相机顶端两个FUNC按钮进行快捷键设置,可以设置为胶片模式、闪光灯模式、防抖模式等多项关联,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一点。松下L1在长时间曝光的时候还有一个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能够减少长时间曝光所产生的噪点。象素更新功能是使用软件屏蔽CCD坏点的原理来遮盖CCD原有的坏点,所以我们在奥林巴斯以及这款松下的数码单反中都很少发现有CCD坏点的现象。
松下L1操作菜单介绍图(8) 在回放模式下面,可以对图片进行保护、旋转以及裁减等操作,这些功能目前都比较普遍的了。在查看图片的时候还可以打开直方图进行曝光控制,另外,使用LCD进行取景的时候也可以打开直方图功能,比较实用。
松下L1操作菜单介绍图(9) 在回放菜单中,除了可以对图像进行放大/缩略图显示外,还可以对图片进行相册排列,将不同日期拍摄的照片归入相应的日期当中,这样对于拍摄量比较大的用户来说,查找照片的时候就显得比较方便了。
松下L1操作菜单介绍图(10) 松下L1的一大特性就是首次使用了采用的是一块750万像素的LIVE MOS传感器作为感光元件,使这款相机具备了通过液晶显示屏实时取景的功能。在取景的时候不仅可以显示常用的拍摄参数,还可以打开直方图以及辅助线对拍摄进行辅助。不过在使用液晶屏取景的时候,不断抬起放下的反光板和快门帘让人不免担心其耐用性。 小结:这款套机具备不少出色的性能,比如使用液晶屏进行取景、手动光圈环以及光圈环、OIS防抖系统。此外,在曝光操控、白平衡以及感光度方面的选择也足够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不过这款松下L1缺乏场景拍摄模式,可能会给一部分入门用户带来困扰。 五、感光度噪点评测 在感光度方面,松下L1的选择显得稍微少了一点,从最低的ISO100到最高的ISO1600中间只有常用的6档调节,划分不够细,不过这也是常用的感光度档位了。 从以下截图可以看出,在ISO 400以及以下感光度时,画面的纯净度还是比较高的,没有出现明显的色彩分离或者红绿噪点。当达到ISO800的时候,噪点就开始可以察觉了,在更高的ISO 1600级别,噪点就显得较为明显起来,不过总体上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总的来说,松下L1的感光度表现还算不错,毕竟这是一款装备较小感光元件的4/3系统数码单反相机,和其它的4/3系统数码单反相比可以说是佼佼者了。
六、白平衡评测 在白平衡方面提供了各种场景的白平衡以供选择,另外还有两种自定义白平衡,为了追求更为准确的色温还可以使用色温数值K来直接调整。我们在比较苛刻的钨丝灯环境中对其进行白平衡评测,分别使用了自动白平衡、钨丝灯白平衡以及手动白平衡,从下面的组图可以看出,在自动白平衡中色温偏离比较厉害,而使用钨丝灯白平衡的时候则稍有改善,在手动白平衡下表现最佳。 手动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 钨丝灯白平衡 七、分辨率评测 我们使用松下L1套机拍摄标准分辨率板进行分辨率评测,使用了不同的光圈值以评测镜头在不同光圈下的分辨率表现。
松下L1套机全开光圈(长焦端F/3.5)分辨率 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这款套机的横行和纵向分辨率都可以达到1600作用,这在全开光圈的情况下已经是非常出色的了。另外,在靠近边缘位置的右下角裁切图,可以看到在色彩交界处出现了轻微的色散现象,不过很不明显。总的来说,在光圈全开下的分辨率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了。
松下L1套机光圈F/8.0分辨率 当光圈缩小到F8.0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这款镜头的分辨率依然保持在1600左右,可见这款镜头在全开光圈下的分辨率和缩小光圈F8.0情况下的分辨率非常接近。全开光圈即为可用光圈,甚至接近于最佳光圈。
松下L1套机光圈F/11分辨率 当光圈进一步缩小到F11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分辨率表现和F3.3以及F8都相差无几。由此可以看出,虽然这款镜头并非属于全程大光圈镜头,但是其在全开光圈下的分辨率表现依然是非常之出色的。其成像质量之优良可见一斑。 15回顶部 八、镜头虚化评测 松下L1焦外评测 我们使用套头进行小光圈失焦拍摄,从此可以看出其光圈的形状和虚化质量。从图中光斑的规则的七边形形状可以确定这款镜头的光圈叶片数量为七片,而且光斑形状非常规则,虚化质量非常好。从此评测中,该镜头的做工质量可见一斑。 九、速度评测
从以上的速度评测结果可以看出,这款相机在速度方面的表现让人基本满意。但是从关机状态进入拍摄状态的动作显得较为缓慢,0.8秒的时间和目前主流数码单反相机相比显得稍微慢了点,因为每次开机的时候都要进行超声波除尘。而80毫秒的快门延迟时间对于实际拍摄来说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所配套的套头对焦速度和对焦准确性都非常高,毕竟这是凝聚了松下和徕卡技术精华的一款牛头。闪光灯的回电时间还是很短的,这在连续拍摄时会比较有用。总的来说这款相机配合套头的速度表现还是可以让人满意的。 十、实拍评测 1、风景拍摄样张 下面的图片是使用松下L1配合配套莱卡镜头LEICA D VARIO-ELMARIT 14-50mm F2.8-3.5 ASPH镜头进行的户外风景拍摄,拍摄环境为晴天。使用了镜头的最广角端14MM,在松下2.0×的焦距倍率上面相当于28MM的广角。我们从拍摄样张中可以看出,画面的色彩表现非常出色,浓郁而不油腻,忠实而不平淡。蓝天以及建筑物的色彩都能够得到真实的还原,画面的四角也没有出现暗角现象。通过点击原图查看,画面的细节表现也非常不错,甚至在画面边缘部分也没有出现明显的色散以及分辨率下降现象。在画面的高光部位也没有出现明显的紫边,这样的出色表现也对得起这款镜头的身份和价格了。 松下L1风景样张(点击查看原图)
2、微距拍摄样张 下面的图片是使用松下L1配合莱卡镜头LEICA D VARIO-ELMARIT 14-50mm F2.8-3.5 ASPH镜头进行的户外微距拍摄。这款镜头最近对焦距离为0.29米,从放大率参数上来看并不算非常出色。在光线充足的户外进行拍摄时,由于光量比较充足,所以我们可以使用更小的光圈来获得更高的锐度表现。从下图的拍摄效果来看,画面的色彩以及通透度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从原图的裁切来看,对焦的精确度以及画面的锐度表现都相当高。在拍摄的时候使用了内置闪光灯的跳灯模式进行拍摄,所以整体画面的亮度也比较均匀,没有出现明显的阴影。 松下L1微距样张(点击查看原图)
17回顶部 3、静物拍摄评测 下面的图片是使用松下L1配合莱卡镜头LEICA D VARIO-ELMARIT 14-50mm F2.8-3.5 ASPH镜头进行的静物拍摄。在所拍摄物体的质感上来讲,上图完全表现出了玉器所具备的独特质感,在色彩方面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从画面的焦外部分来看,其虚化特点非常的柔滑,没有出现任何的二线性,和锐利的焦内表现相映成趣。 松下L1静物样张(点击查看原图)
4、人像拍摄评测 下面的图片是使用松下L1配合莱卡镜头LEICA D VARIO-ELMARIT 14-50mm F2.8-3.5 ASPH镜头进行的人像拍摄。由于背景比较杂乱,所以只拍摄了人物的特写。从下图可以看出,这款套机在对人像肤色的还原方面非常的不错,忠实地还原出了孩子的肤色特点。通过点击打开原图可以看到,人物的细节表现也是很出色的,这在镜头已经处于全开光圈的情况下,这样的表现已经令人非常满意了。 松下L1人像样张(点击查看原图)
5、夜景拍摄评测 下面的图片是使用松下L1配合莱卡镜头LEICA D VARIO-ELMARIT 14-50mm F2.8-3.5 ASPH镜头进行的夜景拍摄,拍摄时间为天完全黑之前。和所有的数码单反一样,松下L1具备强大的全手动曝光功能,在拍摄夜景的时候可以使用小光圈慢快门的手动曝光模式进行拍摄,在曝光方面可以说是随心所欲。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时间曝光让车辆的灯光拉成线条,在色彩以及细节方面的表现也是非常出色的。ISO100的低感光度也使画面获得了较高的纯净度。 松下L1夜景样张(点击查看原图)
小结:在评测室评测部分,我们不得不为这款套头所表现出来的分辨能力而惊叹,甚至在全开光圈的情况下也非常优异。在畸变控制、焦外成像方面的表现都很出色。但是松下L1在白平衡以及噪点方面表现较为一般,这也许是4/3系统相机的弱点了。在实拍评测中,这款套机表现出了优异的成像质量,在各种题材的拍摄中都非常令人满意。 十一、总结: 松下L1在整体外观方面散发着浓浓的复古味道,在装载了现代电子设备的机身上又融合了徕卡传统经典旁轴的设计风格。机身外部大面积的蒙皮以及镁合金材质构材宣示了这款相机的尊贵身份,在做工细节方面也是非常的精致。 在机身的细节部分无不透露出松下对这款相机的用心,两段式闪光灯以及LIVE MOS液晶屏取景功能更是令用户欣喜不已。支持大容量的SDHC卡进行存储,配备高速USB2.0数据端口,不过电池的续航能力较为一般,液晶屏不能旋转也让人不禁扼腕。所配套的徕卡套头无疑是目前DSLR市场中最高贵的套头了,当然在外观和参数方面也非常不错。 在评测室评测部分,我们不得不为这款套头所表现出来的分辨能力而惊叹,甚至在全开光圈的情况下也非常优异。在畸变控制、焦外成像方面的表现都很出色。但是松下L1在白平衡以及噪点方面表现较为一般,这也许是4/3系统相机的传统弱点了。在实拍评测中,这款套机表现出了优异的成像质量,在各种题材的拍摄中都非常令人满意。 市场展望:作为第二家加入4/3系统数码单反领域的松下公司,在联合了奥林巴斯以及徕卡以后显得信心十足。所以松下的这款首款数码单反相机L1的发布也显得雄心勃勃,无论是从外观还是性能上来讲,这款松下L1的套机还是非常出色的。但是目前这款套机的售价在17000人民币左右,在此级别的数码单反相机无论是在机身性能还是成像质量方面都要高于松下L1一个档次。不过抛开镜头的因素,松下L1的单机价格仅仅在7000人民币左右,在这个价格范围之内还是可以被很多用户所接受的,毕竟这是一款流淌着高贵的徕卡血统的一款数码单反相机啊。不过由于操作上的相对繁琐,握持方式上的与众不同,松下L1也许会失去一部分入门用户的支持。 优点: 1、拥有徕卡旁轴相机风格的独特外观,吸引眼球; 2、镁合金外壳和质感优良的蒙皮,高贵而坚固耐用; 3、750万有效象素LIVE MOS成像系统,实现液晶屏取景功能; 4、VENUS III处理引擎的应用,保证出色的降噪和色彩还原性能; 5、两段式内置闪光灯设计,补光更加灵活多样; 6、具备超声波除尘功能和象素映射功能,令画面更加洁净; 7、配合徕卡14-50mm F/2.8-3.5镜头,MEGA O.I.S.光学防抖功能; 8、拥有出色的色彩和分辨率表现; 9、支持高容量高速SDHC卡进行存储; 10、支持手动对焦辅助放大功能(仅限于Live View模式); 11、支持3:2以及16:9拍摄模式。 缺点: 1、低矮的机身设计,使得握持感有点别扭; 2、液晶屏没有旋转功能,降低了液晶屏取景的实用价值; 3、电池续航能力较为一般; 4、缺乏场景拍摄模式; 5、在使用其它4/3系统镜头时,光圈的调节比较麻烦。 十二、样张鉴赏: 以下照片均可点击查看原图,原图中保留了详细的EXIF信息。 松下L1样张鉴赏 十三、与奥林巴斯E-330参数比较
|
正在阅读:松下4/3系统数码单反巨作 L1完全评测松下4/3系统数码单反巨作 L1完全评测
2007-02-13 08:57
出处:PConline
责任编辑:chenc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