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评后测 18-200mm焦段镜头也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可以满足广角到长焦的绝大多数场合使用,是一镜走天涯的理想焦段。到目前为止,以腾龙的15倍超大变焦镜头AF 18-270mm F/3.5-6.3 Di II VC LD Aspherical (IF) Macro最为瞩目。当众多厂商均拥有18-200mm焦段镜头,而佳能却迟迟不推出之际,可谓急坏不少“佳能粉”。恰好,佳能于早前推出中端单反EOS 50D的同时,也意外地推出了EF-S 18-200mm f/3.5-5.6 IS镜头,对手执APS-C画幅数码单反的用户来说,可谓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佳能EF-S 18-200mm f/3.5-5.6 IS是一支轻量级广角大变焦镜头,填补了EF卡口原厂镜头在这个焦段的空缺。这支镜头具有较强的光学素质,锐度和成像色彩都有一定的保证。是专为采用APS-C尺寸感应器的佳能EOS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镜头产品。该镜头采用12组16片,最大光圈:F3.5-5.6,最小光圈:F22-36,带有IS光学防抖功能。与尼康同类型的镜头相比佳能EF-S 18-200mm f/3.5-5.6 IS稍为便宜些,将会成为450D和50D的套机搭配销售镜头之一。出于定位的关系,该镜头没有配置超声波马达,但是对焦速度不错,是一枚值得拥有的一镜走天涯的镜头。 相关报道链接: 《呼之欲出 佳能EOS 50D携全新防抖镜头登场》
二、佳能EF-S 18-200 IS整体外观和规格 佳能EF-S 18-200mm f/3.5-5.6 IS是一枚拥有11倍光学变焦镜头,有着众多同类型镜头的特征,镜筒粗并且伸出长度也比较长。18-200 IS镜身尺寸为φ78.6×102mm,做工方面也十分讲究,变焦环宽大带来不错的手感,镜片光亮通透。镜头重量为595g,比一般同类型镜头要重一些,同时比一台EOS 450D单机还要重一点。 佳能EF-S 18-200mm f/3.5-5.6 IS主要搭配450D和50D销售,佳能1000D、450D和50D的机身体型较大,与18-200 IS镜头更为协调,倘若用在350D、400D等机型上时会有头重脚轻的感觉。截至2008年8月,能够使用佳能EF-S 18-200mm f/3.5-5.6 IS镜头的机型包括:EOS 50D、EOS 40D、EOS 30D、EOS 20D、EOS 450D、EOS 400D、EOS 350D、EOS 300D和EOS 1000D(EOS 10D并不支持EF-S镜头)。
佳能EF-S 18-200 IS粗壮的镜筒,恐怕没有人会觉得它娇小,拿在手上十分有分量。手动调焦环设置在镜头前端,宽度比较窄。18-200 IS采用内对焦设计,对焦过程中前组镜片不会旋动,方便装配偏光镜等。出于定位问题,18-200 IS没有配备对焦距离显示窗,不过对焦距离显示窗的作用也不是十分大。
镜头的光学结构是12组16枚镜片,其中包括2片UD超低色散镜片和2片高精度玻璃模铸非球面镜片;通过优化镜片位置和镀膜技术,减轻眩光和鬼影现象,提高镜头的光学素质。
通过查看MTF曲线可以发现,在全开光圈下,镜头的中央到边缘画质下降比较明显,当收缩光圈到F8时分辨率达到优秀水平。反差效果来说,佳能EF-S 18-200 IS表现中等。 三、佳能EF-S 18-200 IS局部细节:做工讲究、手感良好
佳能EF-S 18-200mm f/3.5-5.6 IS镜片镀膜程绿色,叶片数为4片,采用圆形光圈设计,可以拍摄出美丽的虚化效果。UV镜口径为72mm,较大的直径成就了最大光圈为F3.5-5.6,长焦端下最大光圈F5.6是比较难得的,为数不少的18-200mm镜头长焦端最大光圈只有F6.3。
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在整个变焦范围内都是0.45米,有出色的近摄能力。18-200mm焦段在APS-C画幅数码单反中相当于35mm相机的28.8-320mm焦段,涵盖了广角端到长焦端的常用焦段。镜头变焦环的做工扎实,操作起来倍感舒适。
开关方面,镜身带有AF/MF对焦模式切换开关和IS防抖开关。尼康18-200VR镜头还带有一个追随模式开关,而佳能EF-S 18-200 IS没有配备,但是同样可以自动判断是否为追随拍摄,从而自动调整防抖方式,提高追随拍摄的成功率。高效的光学防抖功能,效果相当于提高约4档快门速度。
佳能EF-S 18-200 IS镜头卡口采用金属设计,抗磨损性能更好。后组镜片没有采用密封设计,更换镜头时要注意不要进尘了。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镜头内部的排线也比较显眼。
由于镜身设计的直径较大,用在佳能50D身上也显得比较粗壮,11倍光学变焦的镜头的伸出长度也比较惊人,约等于收缩状态下两倍的长度。佳能EF-S 18-200 IS同样没有配备遮光罩,佳能的这种做法也见惯不怪了。
佳能EF-S 18-200 IS镜头变焦时的阻尼控制得已经不错,不会太紧也不会太松动,但是如此沉重的镜片驱使下,镜头垂直向下时也会有自动下滑变焦的情况。为此佳能EF-S 18-200 IS在镜身底部有一变焦环锁定装置,可以在广角端打开它来锁定镜头,更加方便携带。 四、佳能EF-S 18-200 IS分辨率测试:锐度表现基本让人满意 分辨率测试使用佳能50D,采用A档光圈优先拍摄、最大质量JPG、ISO 100,标准风格下锐度设置为6(这样可以使Undersharpening最为接近镜头真实分辨率成绩,更能体现镜头的锐度),饱和度、对比度为标准,降噪关闭,高光优先关闭,亮度优化关闭,2秒脚架延时反光板预升开启。拍摄标准分辨率板,然后用Imatest软件进行分辨率测试,记录下全开光圈、收缩1/3档和一些典型光圈值下的得分,得到量化数据如下: 可以看到,镜头在18mm端时,镜头锐度表现十分理想,最高分辨率为F5.6时达到2192LW/PH。但同时也需要看到的是,全开光圈F3.5下分辨率并不十分高,一般建议收缩光圈拍摄,会得到更佳的表现。对照中央和边缘成像来说,两者相差并不十分大,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90mm为5倍光变的时候,这时整体锐度表现有下降的趋势,最佳锐度出现在光圈F8时为1808LW/PH。最大光圈和小光圈下锐度曲线没有很大的波动,整体表现平稳。 当达到200mm长焦端时,佳能18-200 IS的锐度也算是较为理想,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劣化。在光圈收缩到F8时,锐度1794LW/PH也有不错的表现。由于长焦端下只是利用镜头中央比较少的镜片,所以中央和边缘成像几乎没有多大的分别。 为了便于用户对比,我们同时也在同样的设置和拍摄条件下,利用EF 50mm F1.4拍摄标准分辨率板。选取了18-200 IS的18mm端和EF 50mm F1.4的典型光圈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者的锐度表现其实只是相差约200线,可以看出18-200 IS在广角端下的成像锐度确实是不错的。而用户担心的长焦端下成像偏软的问题,这里并不能很形象的比较两者的差距,读者们详见下文中实拍样张分析的截图效果,相信会得到更加形象的答案。 五、佳能EF-S 18-200 IS畸变测试:广角端畸变较明显 一般光学镜头,都不能做到完全准确拍摄出画面的“横平竖直”,总会使画面的线条出现一点的弯曲,这就是所谓的镜头畸变情况。好的镜头,畸变度便会越低,对画面的变形也会少一点。 我们采用专业的Imatest图像测试软件测试了佳能EF-S 18-200 IS的镜头畸变。列表中的畸变度呈负数的,说明画面向四周膨胀,叫桶形畸变。畸变度呈正数的,说明画面四周向中心收缩,叫枕型畸变。数值越接近0%的,说明成绩越优秀。一般广角端成绩在-2%以下的,属于较不明显的畸变;长焦端成绩在-1%至1%之间的,属于不明显的畸变。
我们找来了尼康18-200VR镜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佳能18-200IS与尼康18-200VR在各焦段下镜头畸变情况有着惊人的相似,只是在18mm和24mm各有千秋,其余的少量不同几乎可以忽略。广角端来说佳能18-200IS得分-2.73%算是较为明显的桶形畸变,而其他焦段下的畸变情况则基本让人满意。 六、佳能EF-S 18-200 IS暗角测试:收缩光圈或开启校正功能改善明显 相机镜头(尤其是大光圈镜头)在全开光圈时都会产生暗角,不同厂家,不同焦距的镜头暗角情况有轻有重。全开光圈时CCD从镜头中央得到的光量大于边缘光量,受光不均匀造成四周有暗角。此时一般收缩2-3档光圈后情况会好很多。这也是因为CCD或CMOS一般为矩型,而镜头为圆型的原因。暗角产生的情况,尤其在EF-S镜头中较为明显,下面是使用佳能50D在开启、关闭暗角修正功能下对佳能18-200 IS的暗角测试对比。
可以看到,在18mm端关闭暗角修正功能下,暗角的情况还算是比较明显。直到收缩光圈到F5.6时暗角现象基本消失。不过,倘若使用像佳能50D这些具有暗角修正功能的机型来说,这个现象基本不用担心。它会利用机身内置的镜头暗角参数来调节不同的广角镜头的暗角成像,免去了后顾之忧。 七、佳能EF-S 18-200 IS防抖测试:让人放心的防抖 佳能EF-S 18-200 IS具有高效的光学防抖功能,能提高安全快门4档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机身反光板存在震动,对于防抖效能会抵消一些。下面,以200mm端、快门优先拍摄,每个快门采用连拍连续记录十张照片,防抖成功的记10分,防抖效能起到一定作用的记5分,画面模糊的记0分。拍摄防抖效能对比如下:
以200mm来说,安全快门理论速度为1/200秒,降低4档即约为1/15秒。实际测试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关闭防抖功能时,1/60、1/30秒快门速度下照片的清晰度已经难以保证了,更低的快门速度下简直不能拍摄出清晰的照片。但是开启了IS防抖功能后,尽管快门低到1/15秒时,拍摄清晰照片的成功率也有80%,更低的快门速度下也有一定比率的清晰照片。可见,佳能EF-S 18-200 IS的光学防抖效能是令人满意的。 八、佳能EF-S 18-200 IS实拍样张分析 样张部分全部使用佳能50D搭配18-200 IS拍摄,锐度设置为6,饱和度、对比度为标准,降噪关闭,高光优先关闭。采用RAW+最优JPG存储格式拍摄,后期选择RAW文件使用最新DPP软件默认输出JPG。 1、色彩样张:色彩准确,保持佳能风格
许多用户追求原厂镜头的原因之一,就是原厂镜头能更准确地还原真实色彩。这一点上,佳能EF-S 18-200 IS做得比较好。佳能50D,是现时佳能最高级别的APS-C画幅数码单反,这点对于考察EF-S 18-200 IS的实际表现尤为恰当。DIGIC 4处理器仍然很好地表达佳能的照片色彩,红色鲜艳夺目。
紫色花朵的层次也比较丰富,比真实环境鲜艳一点,更加利于直接出片的需要。绿色还原方面显得十分真实,不会偏黄或者过度的绿。
拍摄夕阳照射下的场景也不会产生偏色,天空的蓝色表达方面则表现一般,需要得到蔚蓝的天空则需要进行后期的处理了。 2、锐度分析:实际拍摄广角和长焦锐度都不错
虽然拍标准分辨率板的得分显示,全开光圈下锐度并不十分高,但是实际拍摄却让人惊喜的。18mm广角端下使用F3.5光圈拍摄的建筑也有着十分不错的锐度。可以查看截图如下,墙壁瓷砖的纹理也清晰可辨:
但是,广角端的锐度也不是任何时候的表现都最佳的,当拍摄物体无穷远的时候,高锐度便很难表现出来。仔细观察下面截图可以发现,楼宇边缘有一定的雾化现象,但就这种效果在同类型镜头当中也是容易遇到的。
以上样张采用200mm长焦端拍摄的,之前在分辨率测试当中长焦端得分偏低,但是真实锐度还是拍摄出来更加有说服力。截取中央画面如下,可以发现,长焦端的锐度有足够与广角端比拼之势。
拍摄微小物体时,镜头的锐度会更加容易反映出来,在此照片中,焦点部位的成像锐度比较高,锈斑和蜘蛛丝也十分清晰。但毕竟是佳能的机器,50D的出片效果还是有点“肉”。
3、眩光和紫边:雾化和眩光轻微,紫边有一定水平
在正对阳光的情况下拍摄,光线的照射下会暴露出镜头的不少弱点。就佳能18-200 IS来说,镜头的雾化和眩光情况比较轻微,基本没有影响到画面的成像。不过强光下高光部位的紫边情况算是比较明显。可以看看照片边缘的100%截图。
我们换另一个场景进行测试,可以看到中央树木的叶子边缘存在一定的高光溢出,而画面边缘的树叶紫边情况差不多。紫边情况与同类型镜头来说算是一般,在不正对太阳的情况下紫边情况会得到一定的改善。
4、焦外虚化效果:圆形光圈较为油润 采用4片叶片组成圆形光圈的佳能18-200 IS,背景虚化会比普通采用有棱角光圈叶片的镜头更加油润。下面是分别在三档不同光圈下拍摄同一场景的对比。 可以看到,尽管光圈叶片数比较少,但是圆形光圈的成像特点确实有它优越的地方,背景虚化的地方过渡自然,没有生硬的感觉。尽管采用F11光圈拍摄效果同样不错。下面来看看夜景中对点光源的虚化效果。 以上场景采用等效100mm焦距,从最大光圈F5.6开始拍摄。可以发现,在F5.6下光圈全开,点光源虚化呈现圆形效果,当使用F8光圈拍摄时,光斑的形状仍然比较圆润。F11光圈下,可以看到光斑出现棱角。仔细观察天空黑色部分,也存在一定的鬼影现象。不过就整体表现来说还是基本满意的。
佳能50D使用了最新的处理器,标准状态下出片风格也比较鲜艳。18-200 IS镜头的反差表现在顺光下更加讨好。该样张当中,树木的紫边情况比较轻微。
阴天环境下成像风格比较平实,绿色显得有点偏黄,效果一般。圆形光圈对于背景的虚化也更加到位。
该样张采用高角度长焦端拍摄,色彩还原真实。倘若采用广角端俯拍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利用变焦锁定装置,防止镜头产生重力下滑。
长焦端使用最近对焦距离0.45m拍摄,背景虚化得如奶油般。对焦点落在锈迹上,通过查看大图可以看得照片的锐度表现与镜头的身价相称。 6、夜景样张分析:防抖效能高
夜景下需要把相机固定在脚架拍摄,由于镜头的重量较大,建议使用坚固的脚架以保证拍摄效果。采用小光圈拍摄,圆形光圈也营造出了六星的光芒效果。
夜景下无穷远处建筑的锐度不是很高,一方面与能见度有关,另一方面与长时间曝光周围风吹造成的晃动有关。但就这个效果来看,完全满足拍摄的需要了。
凭借高效的IS防抖技术,在低快门速度下仍有十分高的拍摄成功率,大光圈下点光源的处理是散射的效果。由于镜头和机身的重量也十分足,拿在手上抖动的情况变得少一些,这也是使用低快门也有较高拍摄成功率的原因。 九、PConline评测室总结
可以发现,佳能EF-S 18-200mm f/3.5-5.6 IS是一枚功能全面的镜头,特别在色彩还原和锐度方面均有让人振奋的表现。做工方面,18-200 IS的扎实设计同样有着可圈可点的地方。而在紫边、焦外成像等方面也有不过不失的表现。虽然这枚平民级的长焦镜头没有配备超声波马达,但是实际使用中对焦速度还是让人满意的。 剩下的问题大概只在价格上了。现时佳能EF-S 18-200mm f/3.5-5.6 IS的售价在4000元附近,足够一台入门单反套机的价格,对于囊中羞涩的用户确实较难接受。而对于画质有所追求的用户,选择18-200 IS镜头的机会也不是很大。反而是比较适合热衷单反细腻画质,经济宽裕并喜欢一步到位的用户。用低廉的入门级机身配合18-200 IS镜头便可满足大部分的拍摄需求。 佳能EF-S 18-200mm f/3.5-5.6 IS的推出,也给了手执佳能APS-C画幅数码单反用户一支强心针,可以看到佳能在入门级数码单反镜头的研发中仍保持一定的诚意。但是随着全幅数码单反的身价下降,以佳能5D为首的全幅产品是否会重走佳能300D的路线,我们还是拭目以待。 |
閺€鎯版閹存劕濮�閺屻儳婀呴弨鎯版>>
正在阅读:原厂大变焦的魅力 佳能EF-S 18-200 IS镜头评测原厂大变焦的魅力 佳能EF-S 18-200 IS镜头评测
2008-11-03 09:32
出处:PConline原创
责任编辑:tangqun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