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2006年很快就与我们告别,引来了新的2007年。在过去的一年中,数码相机市场以及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数码相机技术从开端运用到发展壮大经历了十数年,但真正让数码相机贴近普通消费者的价格需求,让技术成熟到可以使家用相机市场正式考别光学胶卷相机时代,也就是近两年才发生的事情,特别是2006年,随着高像素,高感光,以及大屏幕液晶在数码相机领域的普及,不仅DC价格一落千里,甚至连一向自视甚高单反数码相相机也加入到了低价高性能竞争的大潮。而且价格低得几乎可以媲美中高端DC产品。 在这一系列让人目顿口呆的巨变后面。人们不仅看到了各大数码相机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进一步导致DC成本构造降低。同时技术更新也成了价格战后面一道看不见的生命线。在决定DC厂商和品牌生存命运的同时,各种新技术也将为数码相机产品增添更多的新变化和给消费者带来新的生活感受。 更多相关文章,可以参考 细说2006数码相机十大不解之谜 1.新一代的感光元件出现 CCD和CMOS都是数码相机产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这个感光元件有力支持,DC镜头再好,效果再强,都无法实现光线与成像的结合。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CCD承当了DC的主要成像部分,目前CMOS仅仅运用于单反数码相机和高端DC机型上。作为竞争对手,CCD和CMOS都有强势和弱势。所以它们并不会象一些人所说的,某种传感器终将代替另一种传感器,而是由它们共同缔造数码图片处理的未来。 目前CMOS仅仅运用于单反数码相机和高端DC机型上。因此CCD的面积大小和像素成为了人们对数码相机性能判定的一个重要标准。 FoveonX3传感器 但传统CCD存在了不少先天上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曝光宽容度以及降噪水平的不足。相比,在CCD面积与感光单元数目均相同时,第一代的超级CCD分辨率提高60%,动态范围提高130%,感光度提高130%,色彩再现能力提高40%,而能量消耗却下降了40%,所以称为超级CCD。目前最新的超级CCD主要在富士主导下进入了第五代的水平。新的超级CCD在动态范围、分辨率和感光度三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尽管如此,但包括超级CCD在内,使用马赛克型滤色镜的CCD在一般图像的表现上的确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技术高度,已经尽可能接近传统胶片,但是在图像锐度、色纯度、画面干净程度的整洁尤其是在表现复杂的线条方面仍然有很难跨越的障碍。业内许多评论都认为Foveon公司的X3芯片技术是数码成像技术的一次彻底的革命,代表了成像芯片技术的未来。 传统的影像感测方式,在单一的感光层必须撷取RGB三个色光,因此,它被设计成马赛克的方式排列,最后的结果是,对Green色光撷取50%光量,对Red及Blue各撷取 25% 光量。每个画素各感应不同的颜色,然后再透过数学运算将色彩仿真组合成影像,其效果大打折扣。而Foveon公司的X3技术将CCD分为了三层,在不同的深度撷取RGB色光,每一层捕获一种颜色光线的所有信息,这样就可以确保RGB色光都被100%撷取。分层感光会有几个主要的优势,例如,影像更鲜锐、色彩细节增加,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纹状效应等。虽然X3芯片技术的确值得关注,但目前普及到家用DC领域还有一定的技术和成本局限,市场表现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2.新一代的图像处理器开始普及 和传统胶片相机不同的是,数码相机成像不取决于胶片的感光质量。它主要取决于CCD的成像,以及数码相机内部图像处理器的处理结果。因为DC是物理变化,光变成电荷,然后通过图像处理器的优化和处理,才最终变成我们所看到的画面。因此在CCD技术相同,镜头素质差别不大的情况下,DC图像处理器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 索尼BIONZ处理器 最新一代图像处理代表是佳能独立开发的新一代DIGIC III数字影像处理器,是随同准专业机型G7一起发布的,它相当于数码相机新的大脑中枢,除在处理速度、影像质量等基本性能方面比以往有大幅度提升外,更在人像拍摄和降噪技术上有所突破,“面部优先”智能AF/AE(自动对焦/自动曝光)技术和高ISO感光度的全面应用,令用户能够更加自如地使用小型数码相机拍摄到专业素质的照片。配备了DIGIC III处理器后,DC高感光度下的噪声信号会得到有效地控制。得益于DIGIC III处理器强大的性能,人工智能自动对焦中新增加了面部检测的功能,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准确地对人物的面部对焦。 新的DIGIC III数字影像处理器具有能够有足够的数据接受和输出能力,应该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像素规模和连排速度之间困扰多时的两难局面。问题关键,不是新的数字处理器的性能,而是进一步普及。相信在2007年,随着新的DIGIC III字影像处理器的普及,这方面的竞争也会加剧,索尼的新真实影像处理器,以及松下的维纳斯图像处理器的升级换代以及普及工作也将随之全面展开。这将在不该变DC的基本配置情况下,有效提升DC的图像画面以及功能。
3.DC开始支持多样化娱乐功能 和手机一样,DC开始拓展其更大的娱乐空间,以提供更多的市场消费需求。一机两用和动静态画面结合是目前最普及和流行的娱乐方式。在过去,DC一般提供和MPEG2,MPEG4的类似压缩格式。 H.264格式与MPEG-2格式和其它之前的格式相比,压缩效率更高。 三星娱乐DC旗舰i7 最近几年,人们对于视听产品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比如高清晰视频的录制和回放功能。越来越多的高清晰视频产品被要求能够压缩大容量数据,,由于H.264格式的压缩能力和以前的格式相比(如MPEG-2(*3))要出色很多,H.264格式越来越多的被此类设备采用。 目前DC上,H.264格式的普及还远远没有进行,相比以前的视屏格式,H.264可以提供更高的压缩率,DC高清拍摄视频的数据难题也随之迎刃而解。我们有理由期待,在2007年DC领域出现真正的高清视频产品。目前,对于H.264格式运用和普及主要难题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开发和成本。
4.DC存储介质发生革命化进步 在近两年,数码摄像机存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在原有单一磁带基础上,数码摄像机已经开发出存储卡,DVD和硬盘等多种类型的存储介质。相比之下,目前数码相机存储介质开发步伐明显落后,仅仅是存储卡的种类不同而已。面对DC高像素和高画质的容量的需求,DC在2007年也将开发出更多的内置存储空间,比如大容量内存甚至是微型硬盘。这将给人们的拍摄带来更多的便利。 大容量SDHC存储卡 目前技术上并不是影响DC大容量内存和硬盘最大困难,主要是要考虑到DC的成本价格,所以最先将在单反数码相机和高端DC上率先实现。 5.CCD像素进一步发展 对于DC购买有意的普通消费者,大多对DC像素指标特别看重。在2006年,DC像素已经达到千万标准,并有进一步普及和发展的态势。据目前DC像素发展情况来看,很可能在07年推出超过1200万像素的CCD,毕竟更好的图像处理器给了像素发展提供了更多空间。 1/1.8英寸CCD已经发展到1200万,1/2.5英寸也发展到了800万 像素的简单提高升级是没有太多意义的。非标准CCD尺寸将出现,比如1/1.7英寸,另外CCD不仅像素简单提高,而且1/2.5英寸甚至更小CCD能容纳1000万像素。这对于DC体积的控制非常有益。除此之外,更高的像素对于打印效果要求不高的消费者也是一种无形的消费刺激。 6.COMS新技术得到运用 CMOS针对CCD最主要的优势就是非常省电。不像由二极管组成的CCD,CMOS电路几乎没有静态电量消耗,只有在电路接通时才有电量的消耗。这就使得CMOS的耗电量只有普通CCD的1/3左右,这有助于改善人们心目中数码相机是"电老虎"的不良印象。这种能耗低、制造相对容易的感光芯片如果能在影像的锐利度、动态范围等方面再做进一步的努力,相信CMOS是未来数码相机的发展方向。 大感光面积CMOS 起LIVEMOS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在奥林巴斯E-330单反相机上我们就已经认识它了,也通过实际使用感受了这一款不同寻常的影像传感器。LIVE MOS 结合了CMOS和CCD的特长,具有高速处理和低电能消耗的特点。在LIVEMOS的电路里安装了新型的驱动系统,简化了电路的结构,使得LIVEMOS的控制线路只有2条,比CMOS少了一条,因此获得了更大的感光面积。同时这个5-V驱动系统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噪点,画面细节更加丰富,明暗部的层次感有所加强。此外,对色彩的表现力都有了大幅的提高,色彩还原也更加准确。 7.DC娱乐化操作增加 索尼T50,充满娱乐性的触摸屏DC 对于DC的娱乐化操作,我们并不陌生。比如三星的NV系列机型,就具有MP4,MP3,以及多项娱乐功能。但在2007年,这些都将成为过去式。DC由单一的制作电子相册以及各种个性化相片修改影音播放技术升华为:带有能自动创建有声动画flash和PPT幻灯片功能,使家庭图片的传播和演示更加便利和更具娱乐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娱乐性虽然不能提升DC本身摄影技术,但对于厂商的增值空间以及消费者的需求,无疑是充满了巨大的市场诱惑。
8.低功率无线传输技术普及和运用 富士F40fd,率先加入红外线传输技术 随着周围无线支持设备的增多,有线不在是制约DC交流发展的一个瓶颈。蓝牙,红外线的在2007年的应用将逐渐提高,提高数码相机和其他设备,如PSP(多媒体娱乐掌机),手提电脑,手机的信息可交换性。 这将极大的方面DC与其他设备的数据交流。
9.DC液晶屏向高分辨率,高饱和度发展 三星i70,大尺寸宽屏的新首选 为了吸引消费者,目前2.5英寸液晶屏幕已经成了DC的标准配置,甚至有突破2.7英寸达到3英寸的机型屏幕的标准。但让人有些遗憾的是,在2006年里,DC液晶屏幕像素始终没有大的提高。像素也总是徘徊在22万左右。在2007里,这种情况将有所转变。随着液晶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44万像素高分辩率,以及高饱和度的液晶屏幕很快将有一些DC厂商率先推出。
10.更低价的单反开始冲击普通家庭用户的消费欲望 随着2006年末尼康D40的推出,单反数码相机开始走入到了一个新的低价时代。在成像和功能上,低价单反虽然不能和一些专业单反想比,但他拥有了可以更换镜头同时,因为单反的结构也让及时取景和大CCD感光元件完美结合。 尼康D40,掀起新一代低价数码单反的热潮 相信有了尼康D40的推动,2007年数码单反相机在价格方面,特别是低价方面的博奕变得将更为激烈,这让许多原本许多只是打算购买准专业DC的消费者更多转向低价数码单反市场。
结语:为了让读者提前感知2007年数码相机技术可能发生的一些革新和变化,我们特地推出了这期数码相机技术的抢先预测。企图从实用和发展两方面全面解读2007年数码相机技术的变革,以期为大家的等待和选择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思路。虽然预测的准确性不可能精确到百分之百,但能做到高瞻远瞩这一点,我们尽力而为,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
正在阅读:天天向上!2007年数码相机新技术抢先预测天天向上!2007年数码相机新技术抢先预测
2007-02-26 09:31
出处:PConline
责任编辑:hexi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