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春节刚刚过去,大家除了享受和亲人团聚的快乐之外肯定也吃好玩好休息好了,新的一年会有许多新的开始,也会有许多事情循环往复。数码相机市场正是如此。新年刚过,就将迎来每年数码相机发布的高峰期,数十家大小厂商会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发布百余款新产品。包括数码单反、镜头、家用相机以及周边配件等方面的新产品会像潮水般在各类展览和发布会上出现。随后,市场上的上一代产品开始推出,新产品逐渐补充进来。新技术带来了更高的价格,如果这时没能及时购买上一代的产品,那么消费者将会在一段时间内面对太多性价比很低的新产品。数码相机市场的这种轮回每年都在发生,许多老道的买家也已经开始习惯于这样的规律。 不过,数码相机每年看似不变的发展日程里包含了过于多的新鲜事物,成堆的参数提升,新技术的出炉,都让我们欣喜不已。不过,对于平日里并没有那么多时间的消费者来说,如此一拥而上的变化着实会让选购变得非常麻烦。除此之外,关键的是在消费类数码相机当中并非所有的新生事物都是冲着提高拍摄质量和方便消费者去的,一些功能虽然有用但并非一定需要,另一些功能被包装得过于华丽,而使用价值却小的可怜,为了这些功能在新机型上多砸上几百甚至上千一点都不值。 因此,即便在数码相机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的今天,消费者依然要在选购相机的时候提高警惕,以主要的功能为本,以主流的配置为本,避免被花哨繁杂的广告所迷惑。今天我们就在新年到来的第一时间,给大家罗列出新一年选购数码相机时需要首先关注的五大相机参数。 其他相关文章: 2007年购买相机完全防骗手册 防抖功能 防抖普及,但光学、电子原理不同,防抖成本各有高底。 几年前,防抖对于大多数家用相机来说还是个奢侈的功能。只有少数高端产品才会具备,这些型号基本上是各个品牌的高端消费机无论是使用便捷性还是价格,都和普通的家庭用户有一定的差距。 随着相机技术的发展,防抖功能也逐渐丰富起来,涌现了多种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而他们也更多的出现在小型家用DC之上。 去年,随着索尼T系列、佳能IXUS系列等经典机型首次增添了防抖功能,防抖也已经不再是高端产品的专利,几乎去年每一个品牌的主打产品都已经具备了这一功能。 现在主流的防抖功能可以分为光学防抖和数码防抖。光学防抖阵营中包括佳能的IS防抖技术、尼康VR防抖技术、索尼Super Steady Shot防抖技术、宾得Shake Reduction防抖技术、理光CCD防抖技术以及松下O.I.S.防抖技术。电子防抖阵营的成员不多,富士自然影像防抖技术和卡西欧Anti Shake DSP电子防抖技术是最主要的成员。 光学防抖有镜片组防抖、CCD防抖等形式,结构都比较精密,成本相对较高,通过感应轻微的抖动来及时做出相应的位移补偿实现防抖,可以让相机在比较慢速的快门下依然得到比较清晰的画面。而电子防抖成本相对低了很多,最常见的就是通过提高感光度来牵制提高快门速度实现防抖,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得到较高的快门值,便于凝结较快运动的物体,不过众所周知,电子防抖在焦暗环境下产生的噪点往往令人不快,成为它最大的软肋。 即便同样是上面提到的电子防抖,不同的品牌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将会有更多的产品配备防抖功能,一些中端甚至低端的产品也将和防抖沾边。选购相机的时候应该有所准备,因为采用光学防抖的产品往往价格要更贵。一些店员会笼统地介绍相机具备防抖,但一般不会详细介绍具体采用的是哪种类型的防抖模式,在介绍电子防抖的DC时特别明显,消费者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了。 高感光度 高感光会带来多噪点,提高ISO同时也应关注画质。 高感光度也是从去年开始各大厂商相互缠斗的一个方面,自从富士F30在小型数码相机中开创了ISO3200高感光,并以此达到防抖效果之后,许多厂家都开始纷纷效仿。在去年,大多数主流DC产品都已经将感光度提高到了ISO800以上,不少产品更是和F30打了个平手。 相比数码单反相机,小型DC的感光元件面积要小了很多,加上目前市场上小型数码相机单位面积上的像素又在不断的上升,因此在长时间曝光下会出现较多的信号干扰,各种不同的噪点表现很难避免,而且随着感光度的提高,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明显。 在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已经有不少新品DC开始发布,感光度方面也不出意料的继续得到提高,很多产品达到了ISO3200,个别型号甚至将最高感光度提升到了ISO10000。消费者在新一年的挑选当中一定会遇到不少这样的DC产品,高感光功能是否实用?时候值得购买呢? 较暗的环境会导致较慢的快门,如果此时又正好拍摄运动的物体,就会产生模糊不清的影像。在胶片时代,为了提高快门速度,摄影师会使用更高感光度的胶片,比如从ISO200的胶卷换成ISO400、ISO800等,随着感光度的提高,胶片的颗粒感也会逐渐增多。 进入数码时代,制造厂商成功的在DC上模拟出了感光度值,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在很大的ISO范围之间进行选择,胶片上的颗粒感转化为了“噪点”。不过目前市场上每个型号的DC在高感光度下的表现相差悬殊,购买时除了查看参数外一定要到卖场亲自试机观察拍摄效果,达到高ISO数值的同时,也要拥有可以接受的画面质量。 液晶显示屏 大不一定好,面积、像素、可视角度一个都不能少。 大面积的液晶显示屏已经在数码相机当中普及,2.5英寸和3.0英寸的液晶显示屏成为各个品牌主打产品的标配,即便一些低端产品都会有2.0的屏幕配置。相比前两年有了明显的提高,相机在面子上漂亮了许多。 不过,对比数码相机上的液晶显示屏并不能仅仅依靠面积这个参数作简单的判断。不然消费者极有可能购买到一台拥有华丽的大屏,但显示效果并不理想的DC。 在3.0英寸屏被引入之后,不少消费者发现数码相机的背面几乎已经被屏幕上下撑满,留给按键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今年各大厂商应该不会在LCD面积上再作太多的文章。提高显示屏像素、采用宽屏比例、增加显示屏视角和采用触摸功能可能成为新的卖点。 消费者选购相机的时候挑选范围可能比往年也有进一步的增大,选购诸如2.5英寸23万像素这类大小和清晰度都较高的产品效果会比较好,也可以去卖场感受一下LCD的实际可视角度,然后再确定购买哪款产品,想靠简单的增大面积来忽悠消费者,难! 续航能力 锂电、AA各取所好,不让电量不足带来麻烦。 去年消费者可没少被电池折腾,不过好在问题只集中在笔记本,炸了又炸的电池板隔三差五的出现在IT新闻当中。相比之下数码相机的电池就稳定太多了,除了极少数型号的电池舱有发热的小问题之外,都表现良好。前两年,数码相机的电池续航能力大多在100到200张左右,06年不少产品将拍摄张数进行了大幅度的提高,也给消费者剩下了购买备用电池的费用。 目前便携DC市场上产品型号繁多,大致分为使用AA电池和锂电池两大类。AA电池的特点非常明显,一是经济实惠,目前市面上一组4节装的AA充电电池加上充电器的套装六、七十元就可以搞定,即便买上两组也比绝大多数原装锂电池要便宜。二是兼容性强,游历在迷人的风景之中总免不了会猛拍一通,备用电池必不可少,如果使用AA电池,即便自己的储备用完了,还可以像同伴借用,丝毫没有不同相机不同型号的差异。 锂电池的最大特点是重量较轻,试想一台使用4节AA电池的相机,外出时携带3组12节电池,这点分量可不是闹着玩的,足以让你的便携相机不再便携。锂电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容量较大、充电较快,除去一些容量太小的卡片机电池,便携DC中的锂电一般都可以拍摄200张以上照片,不少DC的续航能力更是达到了3、400张,更有甚者一次充电后可拍摄的照片已经接近600张,而且这些锂电一般在2到3小时内就可以完成充电。如果外出时携带这类DC,即便没有备用电池也可以让使用者拍到尽兴了。 去年F30等长时间续航能力DC的推出引来了不少关注的目光,不过之后续航能力并没有像脸部识别或者便携长焦等特色成为众多厂商竞争的焦点,许多消费者也似乎对200多张这样的主流续航能力比较满意。毕竟目前市场上长续航能力的DC还不普及,消费者往往不会为了特地追求这点而购买相机,即便觉得电量不足,也会购买几十元的国产备用电池来解决。如果今年各大厂商开始注重这方面的提高,在DC选购当中,电池的续航能力也许会成为消费者新的考虑因素。 像素 适合自己才是好的,绝非越高越好 前些年选购数码相机,消费者考虑最多的参数之一就是像素。确实,从300万像素到600万只短短几年时间,即便大家都知道IT产品掉价很快,但谁都不想花上太多的冤枉钱。从去年开始,700万像素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家用DC的标准配置,存在较长时间的500万像素基本退出了主流队伍。基本上在卖场当中任意一款DC都可以满足大家冲印平时最常见的6寸照片。 数码相机的像素升级一直就没有停息,去年已经有一些家用相机触及到了1000万像素,市场上对这些产品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不是为了输出大尺寸的照片,过高的像素确实没有太大的意义,反而会占用更多存储空间。从画质上看,目前市面上的1000万像素数码相机的成像质量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较暗的环境下拍摄,一些型号产品会更加容易出现比较多的噪点。说诸如1000万的高像素DC会在今年普及,可能性很小,但厂商依然会在部分高端产品上采用高像素的感光元件,是否购买就看消费者自己的需要了。 数码相机市场每年都有新的技术被研发出来,产品库中的性能数据也是每年都会被刷新。有效像素、镜头焦段、镜头放大被数、LCD尺寸、光圈快门等等这些数据每每在消费者选购的时候给让大家无所适从。其实,数码相机发展到今天,绝大多数的基本技术都已经相当成熟,消费者们其实更多的可以关注那些更加重要,直接和成像有关的数据,或者是关注那些新开发出来的功能是否真正有用。了解自己需要购买的相机类型,排除那些迷惑失觉的花哨参数,更加实际一些,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
闂佽 鍋撻柟顖滃椤ユ垿鏌熺€涙ê濮囧┑顕嗘嫹闂佸搫琚崕鍐诧耿閸涙潙缁╅柟顖滃椤ワ拷>>
正在阅读:2007数码相机选购5大你不得不看的参数2007数码相机选购5大你不得不看的参数
2007-02-28 11:10
出处:PConline
责任编辑:ji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