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像 > 影像器材文化 > 数码相机杂谈> 正文

以影像角度浅谈彩色摄影和黑白摄影,你站谁?

Beep 责任编辑:xiaohang 发布于:2023-04-05 00:00 PConline原创

  本文只是编辑结合目前影像学识,对于彩色摄影和黑白摄影的一些浅薄认知和看法,并结合拍摄手法、如何观看图像给予影像初学者一些图像制作的思路,草草几字,切勿引战。

  从摄影术的重要进步节点,浅谈摄影术和艺术的关系

  1826年,人们好奇的盯着远方摆置着的一个木方盒子,走往被厚重幕布盖住的方盒后方,如果你俯下头颅透过虚无空洞的小框框中望去,你会发现惊讶的发现在那块板子上有着什么景象在跳动!摄影在此时此刻便诞生了!它是深邃的亦是活拨的。

  此时的艺术家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次简单的化学作用会对他们的信仰造成怎么样的冲击!他们一时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常年学习累积下来的学识、画法、技巧,会被短时间曝光、显影地摄影技术轻而易举的击碎、破裂。

  当第一张照片诞生时,艺术家伸过微微颤抖略带的高傲头颅定睛一看,心想也不过如此嘛!心中的焦躁、迷茫突然也就释然了。这号称能容纳一切的盒子也仅止步于此。

  1838年银版摄影法进一步推进摄影术的成像,法国人Louis Daguerre拍摄了巴黎街头照片,由于拍了十分钟多,因为长曝光显影的缘故,所以只摄入左下角正在擦鞋的人,其他人都不见了。

  次年10月,Robert Cornelius拍摄一张近似于美术中自画像摄影作品也是第一幅人像摄影作品。从此时开始,“绘画已死”的言论开始回响于画家的精神世界。

  自此,人们不需要经过漫长地学习美术,或者请画匠才能留下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影像。我们只需穿戴整齐,往方盒子面前站上一段时间即可。

  当热度散去世界盛行的“黑白摄影”也像它几秒的拍摄速度一样立刻变得人可罗雀。单色简易照相工艺开始跌下神坛,毕竟当时的世界多资多彩,并不如同银板上只有单一的“黑白”二色。人们在那个时候早已穿上五彩十色的软丝绸缎,虽然画匠高昂的价格让人心烦郁闷,但是看着充满生机的颜色和极具表达的个人艺术处理后的画像,或许才是自己在世上留存的最好影像。

苏格兰花格呢缎带

  1861年,学者一直在思考,现实生活中光鲜靓丽的颜色到底去哪了?为什么摄影术拍不到颜色?后来James Clerk Maxwell发现,通过混合红,绿和蓝光,可以制成任何颜色。现在将其称为三色处理。麦克斯韦(Maxwell)以此为照片着色的策略,要求摄影师托马斯·萨顿(Thomas Sutton)拍摄三张苏格兰格子呢绸缎的快照。他使用了这些颜色的滤镜,然后在明亮的阳光下拍照彩色摄影自此诞生。自此绘画新一轮的挑战即将到来。

20220818sy

  1904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对彩色摄影工艺进行了改造,推出奥托克罗姆胶片(autochrome)——一面是全色黑白摄影乳剂,另一面是被染成橙色、绿色和蓝色的微小的马铃薯淀粉颗粒。由此,彩色摄影具备了商业化的可能。

  1935年,柯达公司推出柯达克罗姆胶片(kodachrome)。这是全球第一款成功投入商用的彩色胶片,也是柯达公司最成功的产品之一。但令人唏嘘的是,随着数码摄影的兴起,聚焦于胶卷和冲印的柯达最终于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

  新事物的诞生,必然伴生的是旧事物退居幕后。自第一款商用彩色胶卷投入使用后,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就必然出现分歧和对立。

 第一张数码照片尺寸为167X167)

  世界上第一张数码照片摄于1957年,就是上面这张宝宝的照片~不过,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码照片,而是胶片照片的数码扫描,但这是第一张数字格式可存储的照片。

图左蓝色的方盒子

  1989年,柯达推出第一台商品化的数码相机,但早在15年前数码相机的原型机就已经诞生。Steven Sasson和柯达实验室伙伴通力开发的千项数码相机专利最终奠定数码相机的架构和发展基础,数码相机的商用化亦从侧面宣告了胶片摄影消亡的开始。

  自此摄影术整体的大框架已经落地成型,从整体类型来看, 摄影术的诞生丰富了艺术的门类,但同时也对绘画艺术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只是经过新一轮的科学技术进步发展,艺术不在局限于狭隘的区域类型,而是面向于紧紧联系的地球村,绘画的思维想法得到开阔延伸,单纯的“绘画已死”已经不是绝大多数艺术家的焦虑要点。

  从分析艺术的角度,切入浅谈彩色摄影和黑白摄影的优

  提到艺术,相信大家可能会嗤之以鼻,大家可能会觉得当今社会有许多看不懂的艺术,“啊,这!”“就这?”大家对于各式各样的艺术表达方式可能会出现不认同和不理解,这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

以上为Edward Weston摄影作品《青椒30号》

  大众的审美还是处于一种正经的美学状态,并不具备“审丑”的意识,看到作品的第一直观感受就已经告诉了自我,是不是自己喜欢的。

  艺术的本质在于它的真实性、形象性、典型性。这同样也试用于图像的本质。真实的图像映射出生命真真正正活过的样子,形象的图像指导我以此为特点,找到迷茫灵魂组成一片星海。典型的形象引导我,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

20220818sy3

以上为《千里江山图》节选切片

  从艺术从业者的角度而言,艺术的本质其实是一门人文学科,它是有一定门槛的,是需要一定的敬畏心的。简单举个例子,我国的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为什么好?为什么经典?为什么被推崇?相信绝大多数观众不经过系统的学习一定不能体会画中设色之妙,只会感叹颜色之美,无法体会画面中“留白”等空间美学的画面把握,无法将精神感悟转化为能触及的实物,无法以“普通”的物质体现精神内涵。

  以摄影的本质来看图像,从上位的艺术来总观,图像的记载存于世上不过短短万年,这较之人类的历史而言不足道尔。和文字传承留下的知识传承相比,图像传承下的不过是艺术家所处时空中短暂自我的精神所化,仅能作为后世窥探前人所处世界的图像窗口。

以上为Maurits Cornelis Escher的《矛盾空间》系列作品

  摄影是什么?是客观的记录?是真实的再现?不,其实是偏见,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拍摄同样的被摄对象时,其实每个人专注的点和取景保留的画面内容都是不一样的,你拍摄记录的也不全是现实状态下的所有情况,所以摄影肯定是带有偏见的。

  现今绝大多数摄影拍摄工具都是以彩色摄影记录为主,黑白摄影主要是附属赠送的形式,以滤镜为载体存于工具之中。

20220818sy2

  不是忽视了黑白摄影的魅力,从设计的表现来看待,用色彩还原事物本身,展现真实可见的触碰感,这是黑白摄影所不具备的。

  自颜色使用和图案的使用起,人们便会潜意识地装扮自己。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彩色摄影和消费市场的兴起有着千丝万缕关系。而单一的“黑白二色”则会第一时间剥离图片摄影中立竿见影的情绪表达和真切存在。故彩色装扮点缀的世界,如果还以黑白图像为首选的记录形式,岂不是本末倒置。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大众所处的状态及大众的审美是社会浪潮和时代洪流决定的,如果是全民统一样板的时代,那么像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孰优孰劣的争论也不会存在!

  粗浅分析两位摄影师的影像作品,浅谈彩色摄影和黑白摄影

  通过对Ernst Haas(恩斯特·哈斯)的彩色摄影和庄学本的黑白人像分析如何摄影。

  Ernst Haas(恩斯特·哈斯)

  迄今为止,关于“彩色摄影大师”的认定一直争论不休,恩斯特·哈斯并不能被认定是传统意义的“彩色摄影大师”,他是承袭于“黑白摄影”的彩色摄影先驱之一。恩斯特·哈斯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因为拍摄纪实摄影《归来的战俘》名声大噪,从而被当时的玛格南图片社主席罗伯特卡帕相中,邀请他加入图片社。

  一九五一年,在玛格南图片社主席卡帕的安排下,恩斯特·哈斯移民来到了美国纽约,并担任玛格南分社的副社长。高度城市化并极具魔幻主义色彩的纽约,正悄悄被恩斯特·哈斯用彩色胶卷所记录下来。

 

  从镜面反射以虚幻镜世界见真实世界

 

20220818sy9

Blue Sky Scraper  1961

  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都以镜面反射为拍摄手法,摄制了不少光怪陆离的奇幻图片。

 

20220818sy11

1960

  以镜面反射能给二维图片增添多维度的景象内容,并辅以颜色表达。现代都市所呈现出辉煌、明快、绚丽和神秘都在这些交错的混乱空间中上演。

1975

  简单叙述,单一的图片因为镜像反射而造成空间的折叠,使得二维平面上可以同时看到三维空间的前后纵深,而这样的纵深比没有镜面时来的更为深远,能比原本影像拥有更多内容、细节。能给你梦幻、缥缈并向往、憧憬的影像。

 

  以晃动相机(慢门)以主观塑造客观城市

  相信大家第一次看到这张图片都会被各种色彩所优先吸引,其次才会注意内容的表现形式和表达能力,才能注意图片中被摄对象的肌理内容和细节。

1962

  由于恩斯特·哈斯当时所使用的彩色正片感光度极低,不严谨的推算,相当于现在数码相机的ISO 10左右,可想而知,要获得一张清晰的照片并不容易,那既然如此恩斯特·哈斯便顺其而为之,长曝光拍摄,巧妙的运用色彩的融洽,让不同的颜色在慢门中随着时间摇曳互相渗透,让真实世界的色块变形、交汇。从而塑造完全不同的图片世界。

1972

1957

  现在你知道怎么使用慢门来巧妙塑造图像的意象表达了吗?

 

  从色彩运用以彩色摄影鉴黑白摄影。

  以颜色为主导控制图片的情绪基调。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一种颜色都着强烈的哲学韵味。非著名主持人马东曾言他的底色是悲凉的,怎么理解这句话?受限于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马东所言其实有多重意味,而每个听者都会再次解读,用自己多年来的惯性思维代入自己所理解的意思,或许看到“底色”你就会有无限多的遐想。 你能以颜色推定人的性格特征,你也能以颜色鉴人的本质。

1983

1953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红色具备热情、权威、自我、危险、暴力。上图的红色并不会给大家带来强烈的不适感,为什么呢?大家能从图片中的各项构成来看待图片所传达的内容,上图主要内容通过颜色分辨和图案识别我们能轻而易举的了解到,这一张图片可能是冬季圣诞节前后的游行(广告拍摄也不一定)。而黑白摄影却无法以颜色进行“多”一个维度的情绪传递和内容塑造和表达。

1955

1968

  怎么样运用彩色摄影去拍摄图片?运用相同色系的同类色去寻找和谐、统一的色彩力量,来控制作品的“底色”,也可以通过颜色赋予本不属于图片的虚幻情感。也可以使用冷暖对比色来突出极具对抗魅力的奇异诡谲画面。这样的拍法通常具备一定量的难度,因为你在拍摄的过程中会很容易被颜色吸引、吞噬,从而忽视了图片拍摄的其他关注点,一定程度上会局限人们的想象力,但如果控制的好颜色表达,一定会比黑白摄影更为出彩。

  庄学本

  相信提到黑白摄影,许多人不约而同的就会想到提出“决定性瞬间”,并享有国际盛誉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但我们今天不提他,请大家跟我一起看看中国影像人类学先驱庄学本。

  庄学本于1934至1942年间,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近十年的考察,拍摄了万余张照片,写了近百万字的调查报告、游记以及日记,并于1941年举办西康影展,20万人前去参观。他的照片展示了那个年代少数民族的精神面貌,为中国少数民族史留下了一份可信度高的视觉档案与调查报告。我们以他的黑白人像来看待如何进行摄影人像拍摄。

上图拍摄于20世纪前中期中国西部——什谷屯的贵族少女

  庄学本的图片有一种摄影人梦想中的境界:自我的消失。我很难想象当那些人们与他双目相对的时候,他们是怎样超越了眼前陌生的照相机和这个汉地男人,而独自存在的?”摄影评论家李媚如是说。

  影响一张图片的成像有很多因素,而这些种种因素同时会给予图像不同的视觉体验,通常情况下,如果要客观分析一张照片需要考虑良多,简单列举:光线、构图、颜色、情绪表达、想象空间等等。而黑白摄影减去了一大主要影响情绪表达表象因素-颜色,使得图像更加注重影调控制和被摄物的质感,以此收缩视觉关注点,来强化图片的情绪传达。不是有一句广为流传的摄影民谚“如果你觉得拍的不好就把它转成黑白的吧!逼格擦得一下,就上来了

 

  抛开外界影响见客观世界

  摄影是错觉的艺术,是抽象的,是抽离的艺术,而传统摄影(黑白摄影)的目的在于纪实,黑白摄影更是隔离色彩,以减少外部的影响,去透过取景器去记录节选于连续时间空间下的片段客观世界。

 

  以情感共鸣见消逝的世界

  要想让你的图片具备“认同感”,需要具备“造像”和“捕捉”能力,现代摄影棚中就能很好理解“造像”这个词语,不外乎为妆造、置景、灯光、等等多方面的配合,而“捕捉”则是庄学本最直接、最主要的记录方式。

  为了保留中国少数名族的真实写照,庄学本多次往返于中国西部,拍摄了大量的“大头贴”“半身像”“全身像”“群像”黑白纪实图片。数十年后的我们,虽然无法透过褪色去感受时间的温度,却依然会被无条件信任“汉人”的极度放松少数名族群像所温暖。

  百年之后的小羊羔也不曾想过自己的先辈也曾是渡河的工具。

 

  以第三人称见真实世界

  图片本身是不会述说它当时被摄所记录的时空环境人物关系。所以我们在观看一组图片时,应该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去观看。

  二十世纪中期在中国西南什谷淖河上游,邛崃山脉两侧坐落着名为“嘉绒”土司属地,在这片充满“原始魅力”的旧部族部落又有着怎么样的影像故事呢?

戎人的恩物——咂酒

  如果单一以现代城市人的角度来看待西戎的风俗习惯,你不禁会觉得此种独坛共饮行为实属不卫生,难堪入目。但当你以第三人称视角去代入去理解,在上世纪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社会现状下,有节日庆典之时,大家不分男女老少皆可来此进行歌舞、饮酒。能短暂忘却身体的疲劳,实为乱世之下不可多得的安逸。

  黑白摄影抛却其他颜色,使你只关注图像中运动的人群,只能看到载歌载舞的人像姿态、神情,只能看到不一定干净但一定暖和的衣物,只能看到忘乎所以的真实群像。

  影像观

  讲故事使用黑白钢笔是为最好,因为没有其他外部因素去协助塑造情绪表达,没有颜色去改变被摄物的触觉质感。它是直白、完整地给予你原生态的魅力。

  彩色摄影第一眼击中你的视觉感受是黑白无法做到的,还原事物本身的色彩,是人们无法言喻的情感延伸。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

相关推荐 手机 笔记本 影像 硬件 家居 商用 企业 出行 未来
二维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