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机圈新宠儿,微星 MAG B850M MORTAR Wi-Fi迫击炮主板评测
- 微星MPG Z890I EDGE TI WIFI 刀锋 钛评测:14 层 PCB 加持,同级之中强无敌!
- 打造低调而卓越的Ai PC,微星MEG Z890 ACE战神主板开箱
- 解密“星”制造,微星深圳恩斯迈工厂探秘之旅
- 游泳也需音乐相伴!韶音OpenSwim Pro评测
- 又一款轻量化电竞
- 元气满满的充电之旅!铂陆帝商超活动嗨翻周末
- 雷柏机甲编码主题系列警戒线S-07图赏:以机械美感诠释潮流新理念桌搭!
- 更适合新手体质的枪战游戏,《无畏契约》开战!
- 现代与传统的融合之旅:贝尔金笔记本扩展坞体验
- 航天品质下的极速充电体验——航嘉G65 GaN快速充电器评测
- 有颜有实力的外设谁能不爱?来看雷柏商超巡演
- 新潮外设引爆全场!雷柏联合PC打造潮品酷玩趴
- 幻彩绚丽,玩趣十足!雷柏V700DIY键盘图赏
- U皇就该配板皇,超频玩家现身说法教你选主板
- 13代酷睿的超频利器,有好板才有好性能
- 全新升级,雷柏V20S RGB光学游戏鼠标2023版详解
- 马斯克30亿放“烟花”,民航故事为何值钱?
- 让露营生活更精致!铂陆帝户外电源AC180评测
- 惠威音响体验:音响中的艺术品,拥有好听的灵魂
- 装机圈新宠儿,微星 MAG B850M MORTAR WiFi迫击炮主板评测31日
- 微星MPG Z890I EDGE TI WIFI 刀锋 钛评测:14 层 PCB 加持,同级之中强无敌!29日
- 打造低调而卓越的Ai PC,微星MEG Z890 ACE战神主板开箱10日
- 解密“星”制造,微星深圳恩斯迈工厂探秘之旅02日
- 游泳也需要音乐相伴!韶音新一代游泳耳机OpenSwim Pro评测12日
- 又一款轻量化电竞"神鼠"来袭!玄熊猫3395游戏鼠标今晚首发149元10日
- 元气满满的充电之旅!铂陆帝商超活动嗨翻周末27日
- 雷柏机甲编码主题系列警戒线S-07图赏:以机械美感诠释潮流新理念桌搭!24日
- 更适合新手体质的枪战游戏,《无畏契约》国服正式开战!20日
- 玩物近话论:现代科技与甘南秘境的融合之旅 贝尔金笔记本扩展坞体验14日
- 航天品质下的极速充电体验——航嘉G65 GaN快速充电器评测12日
- 有颜有实力的外设好物谁能不爱?雷柏点燃PCGROUP潮品商超巡演15日
- 新潮外设好物引爆全场!雷柏联合PCGROUP打造潮品酷玩趴15日
- 幻彩绚丽,玩趣十足!雷柏V700DIY热插拔机械键盘图赏10日
- U皇就该配板皇,超频玩家现身说法教你选主板26日
- 13代酷睿的超频利器,有好板才有好性能25日
- 全新升级 经典复刻 雷柏V20S RGB光学游戏鼠标2023版详解25日
- 马斯克30亿放“烟花”,民航故事为何值钱?23日
- 告别电量焦虑,让露营生活多一分精致!铂陆帝户外电源AC180开箱评测17日
- 惠威音响体验:音响中的艺术品,拥有好听的灵魂04日
全幅最佳常备镜头 尼康24-70mmF2.8镜头评测
2007-12-28 09:08 出处:pconline 作者:PConline评测室·highlj 责任编辑:chencong
本文导航 | ||
|
一、评测概述 关于这支尼康尼克尔AF-S 24-70mm f/2.8G ED镜头,镜头铭牌上的六角形包围的“N”字,代表这支镜头使用了纳米结晶涂层(Nano Crystal Coat),而不是老款尼康镜头上“N”代表的新型。由于CMOS、CCD这些感光器件对于光线的要求更高,因此很多通透性不够的老镜头用在上面的时候,会出现素质下降。使用纳米镀膜,可以有效地降低镜头表面反光,增强通光性,使得这些镜头在数码年代有更出色的表现。
尼康D3的发布,除了开启了尼康全幅数码单反的全新一页,还让人们重新认识大光圈标准变焦镜头。过去在APS画幅上因缺少广角视角而备受冷落的大光圈标准变焦镜头,在全画幅数码单反上获得了重生。 随着D3一同发布的AF-S 24-70mm f/2.8G ED正是这样的一只大光圈标准变焦镜头。尼康AF-S 24-70mm f/2.8G ED是标准的2.9倍变焦镜头,它在中等远摄对焦范围内具有非常实用的宽视角,从而使其具有极佳的通用性,从紧凑的肖像拍摄到宽阔的场景拍摄都可据此进行调整。搭载ED超低色散镜片、SIC超级综合镀膜、Nano Crystal Coat纳米结晶涂层、ASP非球面镜片、IF内对焦、SWM超声波对焦马达、M/A全时手动对焦众多技术,基本上除了CRC近距矫正、DC散焦影像控制和VR光学防抖外,AF-S 24-70mm f/2.8G ED已经配备了尼康全部最先进的技术。
本次对AF-S 24-70mm f/2.8G ED的评测,采用尼康最新的全幅数码单反D3,能充分发挥AF-S 24-70mm f/2.8G ED的真正实力。读者可点击上面的图片连接,进入AF-S 24-70mm f/2.8G ED的样张库先行欣赏实拍样张,感受AF-S 24-70mm f/2.8G ED所带来的视觉享受。 二、外观细节
作为前代“镜皇”尼克尔Ai AF-S Zoom Nikkor ED 28-70mm F2.8D(IF)的接班人,AF-S 24-70mm f/2.8G ED变得高了(133mm vs 121.5mm),而且直径缩小很多(83mm vs 88.5mm),身材相比28-70mm F2.8D来说相当“苗条”。而且外观涂装采用尼康新一代的设计,放弃了旧款的“皱纹漆”涂层,涂装手感比较接近著名的小竹炮尼克尔 AF-S VR Zoom Nikkor ED 70-200mm F2.8G(IF)。有人喜欢这样质感的涂装,有人却不太接受。评测员则觉得,AF-S 24-70mm f/2.8G ED质感确实比采用皱纹漆涂装的28-70mm F2.8D要逊色一点,尽管两者都是采用金属镜身。
或者读者会觉得第一张外观图,AF-S 24-70mm f/2.8G ED显得很瘦弱,但是当装上刺刀式镜头遮光罩HB-40之后,AF-S 24-70mm f/2.8G ED马上变成猛将一名。HB-40遮光罩采用工程塑料材质,带有金属卡榫,可降低经常装拆带来的磨损。遮光罩内部并没有植绒,而是采用磨砂不反光的涂层,在质感上教植绒遮光罩(例如佳能EF 24-70mm f/2.8L的遮光罩EW-83F)逊色一点。
AF-S 24-70mm f/2.8G ED采用外变焦设计,变焦时镜桶会随着焦段伸出镜身。在24mm广角端,镜桶伸出得最长;在50mm端,镜桶伸出得最少,全部缩进镜身内;在70mm端,镜桶少量伸出。这样的设计,配合HB-40遮光罩的安装方式,可以尽量获得更大的遮光效果,但同时又不会造成遮光罩遮挡。
AF-S 24-70mm f/2.8G ED漂亮的镀膜源自尼康SIC超级综合镀膜技术。SIC可以达到多个目的,包括减少在较广阔波长范围的光线反射及发挥卓越的色彩平衡和还原度,SIC还最大限度减少了尼康数码单反的影像传感器的内反射所造成的鬼影及光斑。另外,SIC是为每支不同的镜头度身设计的,每块镜片涂层的数目均经过精心计算,以配合镜头的种类和所用的玻璃。 AF-S 24-70mm f/2.8G ED的镜头结构为11组15片,内含3片ED超低色散镜片、3片ASP非球面镜片,再配合Nano Crystal Coat纳米结晶涂层,用料可算是相当豪华。
第一只采用Nano Crystal Coat纳米结晶涂层的尼克尔镜头是尼克尔AF-S VR Nikkor ED 300mm F2.8G(IF)远摄定焦镜头,之后就是人所熟悉尼克尔AF-S VR Micro Nikkor ED 105mm F2.8G (IF)微距镜头。Nano Crystal Coat纳米结晶涂层是一种抗反射涂层,最早用于NSR系列(尼康分步重复系统)半导体制造设备。Nano Crystal Coat在实际上消除了各种波长的内部镜片反射,并且非常有效地降低了超广角镜头特有的图像鬼影和眩光。Nano Crystal Coat使用了多层尼康超低折射率涂层,这种涂层具有纳米级的超精细结晶颗粒。 AF-S 24-70mm f/2.8G ED和AF-S 14-24mm f/2.8G ED两只新推出的专业镜头均搭载Nano Crystal Coat纳米结晶涂层,预示着尼康将会大规模应用Nano Crystal Coat技术。至于Nano Crystal Coat所带来的效果,请留意下文的紫边和抗眩光测试。
后组部分不密封,容易让灰尘从后组部分进入镜头内部,积聚在镜片与镜片之间,清洁时十分麻烦。所以采用后组密封镜片,可以大大提升镜头防尘能力。不过后组密封镜片一般都比较脆弱,在装拆镜头时要小心避免碰到密封镜片。
高级镜头都会在卡口外围设有橡胶密封圈,在装上机身后,能包围着卡口,提供防尘防水滴的功能。
由于AF-S 24-70mm f/2.8G ED采用外变焦设计,镜桶与镜身之间容易让人觉得会进灰。实际使用过程中,镜桶与镜身之间密合度很高,而且细看之下还可以看见镜身内有防尘圈包围着镜桶。
AF-S 24-70mm f/2.8G ED滤镜直径为77mm,与大部分高级变焦镜头以及部分定焦镜头的滤镜口径一致,例如尼康小竹炮AF-S VR Zoom Nikkor ED 70-200mm F2.8G(IF)、金广角Ai AF-S Zoom Nikkor ED 17-35mm F2.8D(IF)、定焦人像镜Ai AF Nikkor 85mm F1.4D(IF)。如果同时拥有这些镜头,共用滤镜将会很方便,例如共用CPL。
SWM超声波马达能提供快速宁静的对焦性能,同时还能提供全时手动对焦功能,对于对焦的手动调整十分方便。对焦速度上,AF-S 24-70mm f/2.8G ED表现较好,合焦准确而且坚定,极少出现拉风箱现象。镜头上按钮很少,只有M/A-M(全时手动对焦/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切换拨杆。不过这个拨杆手感不好,突出来的部分比较扎手。
阻碍AF-S 24-70mm f/2.8G ED称为“万能镜头”的,可能就是最近对焦距离了。AF-S 24-70mm f/2.8G ED的最近对焦距离为0.38米,虽然比前辈Ai AF-S Zoom Nikkor ED 28-70mm F2.8D(IF)的0.5米要进步不少,但也只是与竞争对手佳能EF 24-70mm F2.8L持平(同为0.38米)。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都会觉得这样的最近对焦距离太长,画面放大比率过小(长焦端时为1:3.7)。
最为尼康全幅单反最佳的“挂机头”,AF-S 24-70mm f/2.8G ED与D3的配合度相当好,装上D3后整体平衡、握持舒适。 三、PConline评测室测试 1、分辨率测试 本测试着重查看镜头分辨率。以尼康D3搭配AF-S 24-70mm f/2.8G ED拍摄ISO 12233分辨率标板,然后以Imatast软件进行测量,获得数值制作下表。D3机身设定为:优化校准(标准:锐利化3、对比度0、饱和度0),ISO 100,自定义白平衡,最大分辨率最高质量JPG(文件质量优先),关闭降噪,关闭动态D-Lighting,脚架上1秒延迟拍摄,反光板预升。 AF-S 24-70mm f/2.8G ED从最广角的24mm端便得到令人惊喜的成绩。中心水平锐度从全开光圈的F2.8一直到F14,都维持在1900 LW/PH以上。而且从F4开始已经接近2000 LW/PH。作为对比,以D3搭配尼克尔Ai AF Nikkor 50mm F1.8D在相同测试环境、相同光圈下的成绩也没有超过2000 LW/PH,与AF-S 24-70mm f/2.8G ED接近。相对于中央锐度,边缘锐度也有不错的成绩,虽然与中央锐度仍有一定差距,但是从全开光圈的F2.8一直到F16,都维持在1800 LW/PH以上,表现令人满意。 AF-S 24-70mm f/2.8G ED在35mm端时,全开光圈表现稍微逊色,但光圈收小1/3EV光圈后即获得不错的成绩。整体来说,35mm端的表现仍然十分平均。 AF-S 24-70mm f/2.8G ED在50mm端,边缘锐度追上了中央锐度。在大部分光圈下,边缘锐度都与中央锐度相当接近,标示50mm端中央与边缘画质一致性很高。 70mm端最大光圈时,边缘锐度下降得很明显,但收小1/3EV光圈后即恢复佳绩。F3.5与F4时中央锐度接近2000 LW/PH。 总结:AF-S 24-70mm f/2.8G ED的分辨率测试让人最深刻的,是成绩的一致高水平,从全开光圈到F16都能得到较理想的锐度。而且分辨率并没有随着光圈的缩小而大幅度下滑,对于风光拍摄等需要大景深的场合(F16甚至更小),AF-S 24-70mm f/2.8G ED仍能提供出色的画面锐度。 2、镜头畸变测试 本测试项目着重表现镜头所产生的图像变型,相机拍摄Imatast软件指定的正方形方格图,然后用Imatast软件进行镜头畸变的量化测试。测试结果以百分数标示,数值越接近零,表示畸变越小。数值为负的,表示为桶形畸变,画面向外膨胀。数值为正的,表示为枕形畸变,画面向内收缩。
24mm的大广角,畸变大是预料之内的事了,毕竟变焦镜头是不能与定焦镜头比畸变的。不过对于一只售价14000元的镜头来说,-5.52%的畸变度确实大了点。而长焦端的0.0525%畸变度几乎不可见,成绩优秀。 3、紫边测试 紫边通常存在于画面高反差边缘,一下利用样张中部分区域截图来体现一下AF-S 24-70mm f/2.8G ED的紫边情况,看Nano Crystal Coat纳米结晶涂层和SIC超级综合镀膜技术的威力如何。
从以上四个场景截图来看,AF-S 24-70mm f/2.8G ED的紫边情况十分轻微,仅在第四个场景中出现可见的紫边,成绩喜人。对于一般拍摄,使用AF-S 24-70mm f/2.8G ED基本不用担心紫边问题,Nano Crystal Coat纳米结晶涂层和SIC超级综合镀膜技术确实能够消除大部分紫边。 4、抗眩光测试 以下测试场景,主要查看镜头对入射到镜头内的强烈光线的抵抗能力。一般抗眩光差的镜头,会出现耀斑和画面雾化的现象。 上面的场景是十分极端的眩光场景,太阳在画面内,阳光直接射入镜头内,而背景则是较暗的物体,但凡有耀斑和雾化现象均可清楚看见。AF-S 24-70mm f/2.8G ED在这个场景中表现尚算理想,除了出现较明显的耀斑外,没有出现能劣化画面的雾化现象。AF-S 24-70mm f/2.8G ED的表现低于评测员的预期。 四、实拍样张分析 全部样张采用14Bit RAW拍摄,机身调整锐化、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Nikon Capture NX 1.3版直出最高质量JPG。无后期制作。 1、风景样张
上面这一场景,JPG文件达到12.3MB,可见其细节量是如何的大。从色调来看,AF-S 24-70mm f/2.8G ED配合D3准确的自动白平衡,很好地还原了现场肉眼所见的色彩。画面上半部分的树叶与天空的边缘,最常出现紫边的地方,AF-S 24-70mm f/2.8G ED却没有一丝可见的紫边。边缘部位的画质也没有太大的下降。
光线良好的时候最能体现镜头的分辨率。AF-S 24-70mm f/2.8G ED在35mm端的分辨率很好,尽管当时是从较远的距离拍摄,但是放大观看时仍然能清晰分辨出画面大部分细节。
车身上的烤漆、车牌上的螺丝、车牌上的文字,在焦内的各处都有着很好的细节。
2、夜景样张
桥身上亮部的细节较多,但不算十分丰富。桥上的人清晰可辩。暗部的层次较好,可从桥底位置查看。
整体锐度理想,但不算十分高。桥身的细节不错,但缺少一种锐利感。另外70mm的焦段拍摄如此题材,稍嫌不够长。
画面右边桥底暗部的层次和细节很丰富。
留意画面下方的行人,处于镜头边缘位置但仍有不错的细节。
长焦端最大光圈下,画质稍有下降。 3、植物微距样张
遇到这样细小的花朵时,AF-S 24-70mm f/2.8G ED放大倍率不够大的问题出现了。
充分显现出AF-S 24-70mm f/2.8G ED的细节刻画能力,焦内的兰花细节相当丰富,焦外的兰花虚化也很柔美。
AF-S 24-70mm f/2.8G ED对于色彩的表现令人很满意,当然这有一部分是归功于D3的表现。
焦外的虚化不错,过渡柔滑,没有二线性现象。
4、人像样张
人物面部处于画面边缘,可以看出边缘有较明显的画质下降现象。
长焦段的表现令人满意,即使是使用F4的光圈,依然能得到相当梦幻的背景虚化效果。 五、PConline评测室总结
相信购买D3的人,多数也会购买AF-S 24-70mm f/2.8G ED,因为其实用的焦段,作为常备的挂机头是最为适合的。ED、SIC、Nano Crystal Coat、ASP、IF、SWM等等多种技术加持下,AF-S 24-70mm f/2.8G ED荣登“镜皇”宝座着实不难。而事实上AF-S 24-70mm f/2.8G ED也表现出应有的王者风范。出色的分辨率,最大光圈下仍有不错的画面可用性;Nano Crystal Coat和SIC支持下,紫边情况非常少;准确的色彩还原,配合D3几乎没有偏色现象。24-70mm的焦段上可功人像,下可拍大景,如果不是最近对焦距离的问题,连微距也可插一脚。 众多优点之下,又要回到“值不值”的问题上了。14500元的售价,相比佳能EF 24-70mm F2.8L贵了接近3千元,也比二手成色较新的Ai AF-S Zoom Nikkor ED 28-70mm F2.8D(IF)贵了接近6千元(注意是28-70/2.8是二手价钱)。价值观的问题每个人都不同,但如果购买D3时只能搭配一只镜头,那么AF-S 24-70mm f/2.8G ED将会是不二之选。 更多样张:点击查看原图,均保留EXIF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