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像 > 影像首页 > 影像资讯> 正文

GoPro以337法条起诉Insta360,挑了个运动相机软柿子?

45 编辑:xiaohang 发布于:2024-04-09 09:05 PConline原创

在运动相机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之际,科技企业再次遇到了美国337 调查,这次是影石Insta360。

4月2日,有市场消息称,美国GoPro公司于2024年3月29日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申请,指控某些相机及相关产品侵犯其专利权,并请求进行337调查。

图源GoPro

作为运动相机市场的开创品牌,GoPro一度被认为是极限运动相机的代名词,过去长期占据着超过90%的市场份额。2014年6月,GoPro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市值突破百亿美元。然而仅仅一年之后,Insta360横空出世。这家来自中国深圳的企业凭借全景运动相机切入市场,短短三年便切走市场将近一半的蛋糕。

图源Insta360

GoPro与影石Insta360是国际市场上的直接竞争对手,在运动相机、全景相机市场,两家已贴身厮杀多年,你追我赶、各不让步。当然,或许会有朋友有所疑问,不是还有大疆DJI的action系列运动相机嘛?为什么GoPro没有起诉大疆呢?

图源大疆

GoPro的这一行为,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挑选一个相对容易应对的对手,但实际上,这一策略背后涉及的是对市场地位、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战略的利益维护。首先,我们需要了解GoPro和Insta360在运动相机市场中的地位。GoPro作为行业的先驱,长期以来一直是极限运动相机的代名词,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GoPro面临着来自新兴企业的激烈竞争,其中就包括Insta360。Insta360凭借其创新的全景相机产品迅速崛起,短短几年内就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从市场份额的变化来看,Insta360的快速增长无疑对GoPro构成了威胁。GoPro的市场份额下滑,市值大幅缩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GoPro选择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市场地位和知识产权,这在商业策略上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将Insta360视为“软柿子”可能并不是一件易事。Insta360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力。Insta360的产品在设计、功能和用户体验上都有独到之处,这使得其能够迅速吸引消费者并获得市场认可。此外,Insta360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也非常出色,海外市场贡献了其大部分营收,这表明其具备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实力。

(投诉受理通知书原文截图)

GoPro提起337调查的诉讼,实际上是一场关于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GoPro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专利权,阻止竞争对手的侵权行为。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因为知识产权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保护知识产权是维护创新和公平竞争的必要条件。

然而,这种做法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首先,337调查可能会对Insta360的业务造成干扰,影响其正常的市场运营。其次,这种法律行动可能会引发贸易摩擦,影响两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最后,如果GoPro的诉讼行为被视为市场霸凌,可能会损害其品牌形象,引起公众的反感。

与此同时,GoPro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值大幅缩水,甚至在稍前一段时间,还开启了一轮裁员。337调查是美国针对进口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行政调查,周期较短,但费用高昂。近年来,针对中国企业的337调查数量有所上升,但中国企业胜诉的案例也在增多。

当然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影石Insta360也不是没有相应准备,其此前多年就一直在知识产权方面做准备,更因其已进入上市流程,格外注意相应诉讼风险。据其此前更新的上市文件,近年其知识产权数量增长迅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查询获悉,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申请人,已取得有效专利共488项,其中实用新型301项、外观设计138项和发明49项。

图源insta360官网

此外,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影石Insta360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全景相机虽然市场比较垂直,但竞争并不轻松。“早期和影石Insta360同样等级的创业公司不少,但多数已消失在时代大潮中。坚持全景技术研发投入和稳健的经营策略,反而让公司在近年消费电子行业普遍走下坡路的时候,实现营收逆势上扬。”

影石Insta360还进一步向相关媒体报道回应:“经过和中美专业律师团队的仔细对比分析,我们对于胜诉有充分的信心。为了不影响后续的诉讼进程,我们暂时无法对外披露太多证据细节。但我们会为企业自主科技创新的权益,坚决维护到底。”

45
鐠囧嫯顔� 閻愮绂�0 +1 閺€鎯版+1

网友评论

聚超值•精选

推荐 手机 笔记本 影像 硬件 家居 商用 企业 出行 未来
二维码 回到顶部